温馨提示: 药品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如遇新包装上市可能存在上新滞后,请以实物为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芬戈莫德(Fingolimod)最初由日本Mitsubishi制药公司研发。后期,全球经营权转让给了瑞士诺华制药公司。芬戈莫德于2010年9月21日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Gilenya。
芬戈莫德胶囊在2011年分别在欧洲和日本获准上市,2019年7月1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芬戈莫德在国内上市,如今已纳入国家医保报销目录。
芬戈莫德(Fingolimod)是一种鞘氨醇1-磷酸(S1P)受体调节剂,通过选择性结合S1P受体(亚型1、3、4、5),抑制淋巴细胞从淋巴结向外周迁移,从而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反应。该药用于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MS),包括临床孤立综合征、复发缓解型疾病和活动性继发进展型疾病,可降低年复发率并延缓残疾进展。
通用名:芬戈莫德(Fingolimod)
商品名:GILENYA
鞘氨醇1-磷酸受体(S1P1、S1P3、S1P4、S1P5)。
复发型多发性硬化(MS),包括:
临床孤立综合征(CIS)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
活动性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SPMS)
10岁及以上儿童及成人患者。10岁以下儿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明确。
规格
0.25mg*28粒/盒;0.5mg*28粒/盒
性状
0.25mg胶囊:象牙色不透明胶囊体与帽,帽上印有黑色径向文字“FTY0.25mg”,胶囊体有一条黑色径向带。
0.5mg胶囊:白色不透明胶囊体与亮黄色帽,帽上印有“FTY0.5mg”,胶囊体有两条黄色径向带。
活性成分:芬戈莫德。
辅料:明胶、羟丙基纤维素、硬脂酸镁、甘露醇、二氧化钛等。
成人及体重>40kg的10岁及以上患者:0.5mg口服,每日1次。
体重≤40kg的10岁及以上患者:0.25mg口服,每日1次。
所有患者首次给药后需监测至少6小时,每小时测量心率和血压,给药前及6小时后需进行心电图(ECG)检查。
若心率<45次/分(成人)、<55次/分(≥12岁患者)或<60次/分(10-12岁患者),或出现房室传导阻滞,需延长监测至异常缓解。
高心脏风险患者(如QT间期延长、使用抗心律失常药)需住院过夜监测。
停药超过14天后重新给药需重复首次监测流程。
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10%且高于安慰剂)
头痛、肝酶升高、腹泻、咳嗽、流感、鼻窦炎、背痛、腹痛、肢体疼痛。
严重不良反应
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
感染(包括疱疹病毒、隐球菌性脑膜炎)
黄斑水肿
肝损伤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
皮肤恶性肿瘤(基底细胞癌、黑色素瘤)
心脏监测:首次给药后可能出现心动过缓,需严格监测。
感染风险:治疗期间及停药后2个月内需警惕机会性感染。
黄斑水肿:糖尿病或葡萄膜炎病史患者风险更高,需定期眼科检查。
肝功能:治疗前及治疗期间需监测肝酶,严重肝损伤患者慎用。
妊娠禁忌:育龄女性需在治疗期间及停药后2个月内采取有效避孕措施。
孕妇:可能致胎儿harm,禁用。
哺乳期:避免哺乳。
儿童:10岁及以上患者需按体重调整剂量。
老年人:需谨慎,因可能合并肝肾功能减退。
1、近6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卒中或III/IV级心力衰竭。
2、莫氏II型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未安装起搏器者)。
3、基线QTc间期≥500ms。
4、对芬戈莫德或其辅料过敏。
酮康唑:可增加芬戈莫德血药浓度,需密切监测。
活疫苗:治疗期间及停药后2个月内避免接种。
QT间期延长药物(如西酞普兰):联用需过夜心电监测。
显著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应立即住院,持续心电监测,对症支持治疗。
吸收:达峰时间12-16小时,生物利用度93%。
代谢:经CYP4F2代谢,半衰期6-9天。
排泄:81%经尿液(以无活性代谢物形式)。
避光,密封保存于20-25°C(允许15-30°C短期存放)。防潮。
瑞士诺华制药(Novartis)
参考资料: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4年6月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022527
[ 免责声明 ]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DRUGS、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