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
CTR20170109 |
适应症 |
晚期肾癌及黑色素瘤 |
试验通俗题目 |
PD-1治疗晚期肾癌及黑色素瘤的Ib期临床研究 |
试验专业题目 |
一项考察JS001联合阿昔替尼在晚期肾癌及黑色素瘤患者中的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的Ib期临床研究 |
试验方案编号 |
HMO-JS001-Ib-CRP-01 |
受理号 |
CXSL1400138 |
药物名称 |
重组人源化抗PD-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 |
药物类型 |
生物制品 |
二、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
||||
在晚期肾癌及黑色素瘤患者中考察重组人源化抗PD-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联合阿昔替尼给药的耐受性及安全性,确定剂量限制性毒性(DLT)、最大耐受剂量(MTD)/推荐剂量(RD),为后期临床试验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
||||
2、试验设计 |
||||
试验分类 |
安全性和有效性 |
|||
试验分期 |
I期 |
|||
设计类型 |
单臂试验 |
|||
随机化 |
非随机化 |
|||
盲法 |
开放 |
|||
试验范围 |
国内试验 |
|||
3、受试者信息 |
||||
年龄 |
18岁至 75岁 |
|||
性别 |
男+女 |
|||
健康受试者 |
无 |
|||
入选标准 |
1.18—75岁的男性或女性; |
|||
2.ECOG PS:0~1分; |
||||
3.至少接受过一线标准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或不能耐受,并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肾细胞癌和恶性黑色素瘤患者; |
||||
4.同意提供肿瘤组织标本(尽可能为肿瘤新鲜组织,用于检测PD-L1表达以及浸润淋巴细胞情况); |
||||
5.至少有一个可评价的病灶(只有1个可测量的淋巴结病灶除外)(常规CT扫描≥20 mm,螺旋CT扫描≥10 mm,可测量病灶未接受过放疗); |
||||
6.预计生存期≥3个月; |
||||
7.患者可有脑/脑膜转移史,但必须在研究开始前经过局部治疗(手术/放疗),并且临床稳定至少3月(允许之前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但同步系统性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的患者需排除); |
||||
8.主要器官功能正常(在入组前14天),即符合方案规定相关实验室检查标准: |
||||
9.治疗前4周内未接受过系统性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 |
||||
10.有生殖能力的男性或有怀孕可能性的女性,必须在试验过程中使用高度有效的避孕方法(如口服避孕药、宫内避孕器、节制性欲或屏障避孕法结合杀精剂),且在治疗结束后继续避孕12个月; |
||||
11.受试者自愿加入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依从性好,配合随访。 |
||||
排除标准 |
1.既往接受过抗PD-1、抗PD-L1、抗PD-L2治疗以及阿昔替尼治疗的患者; |
|||
2. 已知对重组人源化抗PD-1单克隆抗体药物及其组分过敏者; |
||||
3. 研究治疗开始前4周内接受过其他抗肿瘤治疗(包括皮质类固醇治疗、免疫治疗)或参与其他临床研究的,或尚未从上次毒性中恢复的(除外2度脱发及1度神经毒性); |
||||
4.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
||||
5. HIV检测结果阳性; |
||||
6. 活动性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患者:HBsAg或HBcAb阳性者同时检测到HBV DNA拷贝数阳性(定量检测限为500IU/ml);这类患者研究筛查时必须检测 HBV DNA;HCV抗体检测结果阳性的患者,仅当HCV RNA的PCR检测结果为阴性时,方可入选本研究。 |
||||
7. 有活动性结核病史; |
||||
8. 伴有临床症状或需要对症处理的大量胸水或腹水; |
||||
9. 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具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史或需要全身性使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的综合征病史,如:下垂体炎、肺炎、结肠炎、肝炎、肾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
||||
10. 其他可能影响方案依从性或干扰结果解释的严重的、无法控制的伴随疾病,包括活动性机会性感染或进展期(严重)感染、不能控制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定义的Ⅲ级或Ⅳ级心衰、Ⅱ度以上心脏传导阻滞、过去6个月内发生心肌梗塞、不稳定性心律失常或不稳定性心绞痛、3个月内发生脑梗塞等)或肺部疾病(间质性肺炎、阻塞性肺病和有症状的支气管痉挛病史); |
||||
11. 排除有活动性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的受试者。如果受试者的CNS转移能够充分治疗符合入组标准指定的要求,并且受试者的神经系统症状能够在入选前恢复到小于等于CTCAE1度的水平(与CNS治疗有关的残留体征或症状除外)至少2周,则可以参加研究; |
||||
12. 研究开始前1周内曾接受造血刺激因子,如集落刺激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的患者; |
||||
13. 研究开始前4周内接受了活疫苗接种的; |
||||
14. 既往接受过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实体器官移植; |
||||
15. 研究开始前4周内进行过大的外科手术(不包括诊断性的外科手术); |
||||
16. 具有精神类药物滥用史且无法戒除者或有精神障碍史者; |
||||
17. 既往5年内有其它恶性肿瘤病史,但已治愈的皮肤基底细胞癌和宫颈原位癌除外; |
||||
18. 研究者判断,可能会增加参加研究相关的风险、或者可能干扰研究结果的解释的其它重度、急性或慢性医学疾病或精神疾病或实验室异常。 |
||||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试验24人
|
|||
实际入组人数 |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
4、试验分组 |
||||
试验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
|
1. |
重组人源化抗PD-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 |
试验药 1 重组人源化抗PD-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 苏州众合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龙桥路999号 2016.10.20 20161002 无菌水针剂型;240mg/6ml/瓶;使用在线过滤器(0.2或0.22μm)进行静脉滴注,在60分钟内进行静脉点滴;每2周给药一次;每4周一个治疗周期,直到无法继续获益、不可耐受的毒性、研究者决定、撤回知情同意或死亡;1mg/kg剂量组。 |
|
|
2. |
重组人源化抗PD-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 |
2 重组人源化抗PD-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 苏州众合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龙桥路999号 2016.10.20 20161002 无菌水针剂型;240mg/6ml/瓶;使用在线过滤器(0.2或0.22μm)进行静脉滴注,在60分钟内进行静脉点滴;每2周给药一次;每4周一个治疗周期,直到无法继续获益、不可耐受的毒性、研究者决定、撤回知情同意或死亡;3mg/kg剂量组。 |
|
对照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
1. |
不适用 |
不适用 |
||
5、终点指标 |
||||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安全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有临床意义的异常实验室结果、ECG 和生命体征。 |
57天 |
安全性指标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药代动力学(PK)参数,单次给药的Cmax、Tmax和AUC0-T、AUC0-∞,t1/2、CL、V及多次给药后稳态下CminCav,波动系数(DF),Vss等参数。 |
每8周评价一次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
2 |
与靶点相关的药效学指标,如对血液中PD-1 受体占有率进行检测。 |
每8周评价一次 |
有效性指标 |
|
3 |
依据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irRC)和RECIST 标准(v1.1)由研究者评估的肿瘤缓解率(ORR)。 |
每8周评价一次 |
有效性指标 |
|
4 |
缓解持续时间(DOR)。 |
每8周评价一次 |
有效性指标 |
|
5 |
疾病控制率(DCR)。 |
每8周评价一次 |
有效性指标 |
|
6 |
首次出现缓解时间(TTR)。 |
每8周评价一次 |
有效性指标 |
|
7 |
无进展生存期(PFS)。 |
每8周评价一次 |
有效性指标 |
|
8 |
总生存期(OS)。 |
每8周评价一次 |
有效性指标 |
|
9 |
肿瘤组织PD-L1表达和有效性的相关性分析。 |
每8周评价一次 |
有效性指标 |
|
6、数据安全监察委员会(DMC) |
无 |
|||
7、为受试者购买试验伤害保险 |
无 |
三、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
四、试验终止日期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
五、研究者信息
各参加机构信息 |
|||||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 |
省(州) |
城市 |
1 |
北京肿瘤医院 |
郭军 |
中国 |
北京 |
北京 |
六、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审查日期 |
1 |
北京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修改后同意 |
2017-02-17 |
七、试验状态
进行中 (招募中) |
信息来源: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
咨询招募专员:13370598813,13370508552免费报名
医伴旅:寻找优质医疗资源,伴您走上康复之旅!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