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EML4基因和ALK基因重排发生率约为2%-7%。克唑替尼在ALK阳性肺腺癌(ADC)中已经显示出其不俗的单药活性。在ADC中,克唑替尼的客观反应率约为60%,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接近10个月。然而,众所周知,许多病例最终对克唑替尼产生获得性耐药。已开发出几种第二代ALK抑制剂,目前正在临床试验中进行评估,已证明它们对克唑替尼耐药患者有效,反应率为55%-56%。
原发性耐药的情况很少见,因此这些患者对ALK抑制剂原发性耐药的机制尚不清楚。在该报告中,用icotinib成功治疗一名ALK重排转化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ALK阳性肺腺癌(ADC)患者。icotinib是一种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已显示出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一样有效。一项关于icotinib治疗EGFR突变患者的IV期研究说明了它的有利安全性特征和疗效。
这是一名49岁女性患者,无吸烟史,咳嗽1个月。她口头明确同意参与本研究。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显示右肺肿块和胸膜转移(T2aNxM1a IV期)(图1A-C)。通过ARMS检测肿瘤组织为野生型EGFR变体。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ALK基因重排(图2B)。
2014年6月至2014年8月患者接受克唑替尼治疗(250 mg/bid,口服)。不良反应(恶心)可以耐受。然而,结果显示该治疗无效。胸部CT扫描图像显示肿瘤大小和转移增加(图1D-F)。根据实体瘤反应评估标准(RECIST)指南(1.1版),判断为疾病进展。
二线化疗时,患者从2014年8月到2014年12月接受四个周期的培美曲塞500 mg/m2(患者开始接受化疗的第一天)+卡铂(曲线下面积[AUC]=5[患者开始接受化疗的第一天到第三天])。相关检查显示疾病稳定(SD)(减小15%)。2015年5月在例行检查中,CT扫描显示,右肺胸腔积液(图3A-C)表明癌症进展。胸腔积液引流后胸腔积液无法控制(图3D-F)。
通过血浆下一代测序(NGS)发现外显子19缺失(图4),没有其他EGFR突变、ALK融合或MET扩增等突变。患者于2015年6月接受了icotinib治疗(125 mg/tid,口服)。1个月后,胸部CT扫描显示肿瘤缩小(图3G-I)。判定为部分反应。在用icotinib治疗期间,未发现给药后肝肾功能异常。没有出现胃肠道反应和皮疹等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到目前为止,2个月后,病情仍然稳定。
ALK重排非小细胞肺癌对ALK激酶抑制剂克唑替尼高度敏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很快出现克唑替尼耐药。之前已经有研究描述了在ALK重排非小细胞肺癌中克唑替尼的获得性耐药机制,可分为两种类型:ALK显性和非ALK显性。Doebele等报道,在克唑替尼治疗61天后,ALK重排患者检测到EGFR外显子21突变。迄今为止,ALK阳性肺腺癌(ADC)对克唑替尼原发耐药的机制缺乏证据证明。
在该报告中,由于样本不足,没有通过NGS检测初始活组织检查组织。认为最初EGFR基因检测结果不会是假阴性。在对克唑替尼耐药后,建议进行再次活检,但因患者不想再进行活检,所以使用血浆NGS检测是否存在其他突变。在许多临床研究和数据中NGS测定法用于检测血浆中EML4-ALK重排的不多。
迄今为止,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分子检测可以在多种生物样本中进行,如经支气管活检、支气管灌洗、胸水和血液。由于难以进行再次活检,因此可能是检测血液中基因突变较有前景的方法。在该报告中,患者接受了EGFR突变检测,对icotinib的治疗有反应。
关于肺癌药物的信息,详询医伴旅。
本内容为医伴旅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医伴旅:寻找优质医疗资源,伴您走上康复之旅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3年09月07日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1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