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人工智能(AI)正通过提供可能简化临床工作流程的工具迅速重塑肿瘤学格局,但它也使患者的声音在癌症护理中变得更加核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随机前瞻性研究表明,远程患者监测(RPM)——涉及在传统临床环境之外,在治疗期间或治疗后使用数字解决方案收集患者医疗数据——能够实现及时、更准确的症状通知,从而降低严重毒性反应的发生率、住院率和急诊就诊率,同时改善生存结局,并对生活质量和医疗成本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
证据支持与指南推荐
基于这些科学证据,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于2022年发布了在临床实践中采用患者报告结局测量(PROMs)的临床实践指南,并推荐尽可能使用电子平台而非纸质问卷进行数据收集(AnnOncol.2022Sep;33(9):878-892)。
弥补PROs的应用局限
Resilience(一款与法国维勒瑞夫(Villejuif)古斯塔夫·鲁西研究所(InstitutGustaveRoussy)共同开发的远程患者监测解决方案)的首席医疗与患者官CharlesFerté博士确信,人工智能驱动的方法可能有助于弥补肿瘤学中使用患者报告结局(PROs)方面的一些局限。
Resilience解决方案包括一个供护士和医生使用的基于网络的界面(通过该界面,他们可以跟踪症状进展并在出现任何问题时收到警报)和一个供患者使用的移动应用程序,用于通过电子问卷及时共享数据。患者数据随后由基于AI的算法处理,并转化为肿瘤团队相关的信息,从而实现更早的干预和护理优化。
患者参与度与数字鸿沟
PRO数字数据的质量依赖于用户持续提供准确的输入,不完整的回复可能危及任何问卷的可靠性。因此,患者参与度至关重要。研究表明,患者对远程数字监测普遍持积极态度(AnnOncol.2024Sep;35(9):S1173),这为移动健康(mHealth)技术在肿瘤学中的应用开辟了新机遇。
尽管在数字肿瘤学的初期阶段,人们认为只有年轻患者才会接受数字解决方案,但现已明显这些工具在各年龄段人群中的接受度更广(JMIRMhealthUhealth.2018;6:e10026)。正如在2024年国际老年肿瘤学会(SIOG)年会上所展示的,一项评估在法国和比利时58家医疗机构中接受抗癌治疗的3,137名老年人使用ResilienceRPM工具的研究发现,mHealth解决方案的使用没有出现与年龄相关的差异(JGeriatrOncol.2024,Oct;Vol15,Issue7,Suppl1;101947)。
关于数字素养(即使用数字技术查找、创建和批判性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报告了类似的发现,传统上这被认为是向患者推行技术解决方案的主要障碍。
扩大RPM的范畴
使用移动应用程序作为大规模筛查工具,我们可以识别出哪些患者可能受益于结合数字工具与面对面支持性护理(包括行为和认知治疗)的混合护理模式。同时,克服数字鸿沟为扩大RPM的范围提供了机会,使其超越治疗期间的症状追踪,并整合对健康的社会和行为决定因素的评估,例如孤立、就业状况、教育、获得护理的机会、成瘾、体育活动、财务或食物无保障。
真实世界研究的新机遇
通过直接从患者那里收集连续的、真实世界的数据,RPM的价值可能超越常规癌症护理。例如,在Resilience项目内,已经创建了一个包含来自法国、比利时、德国和西班牙140家医院的超过20,000名患者数据的大型数据库,并有望进一步扩展。
被动监测与数字表型分析
既然没有训练就没有智能,没有数据就没有训练,肿瘤学中下一个待探索的前沿是数字表型分析,这涉及使用智能手机内置的传感器(如陀螺仪)被动收集数据,例如步数、步速或平衡能力。
基于AI的大型数据集分析的这一进一步发展预示着这样一个未来:癌症护理的连续性可能不仅依赖于患者和专业人士的积极参与,还依赖于患者体验中未被言说的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