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临床可获得三种一线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乙肝:韦立得(TAF)、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和恩替卡韦(ETV)。这三种药物抗病毒作用显著,但是对乙肝患者治疗后的长期结局影响如何呢?近期一项对100,000例中国慢乙肝患者使用TAF、TDF或ETV治疗后的健康结局的研究表明,使用TAF治疗后,患者的5年、10年肝脏并发症风险低于ETV或TDF治疗。
研究者使用独立的患者模拟框架构建了健康结局模型。模型输入源自随机对照试验和同行审议的中国文献,由中国肝病学家小组验证。假设队列组成90%为乙肝经治(TE)患者,并且其中27%曾使用过拉米夫定。根据REVEAL评分,并结合早期谷丙转氨酶(ALT)复常,计算5年和10年的肝硬化和肝细胞癌风险。
根据模型预估,接受TAF治疗的患者5年和10年内发生肝脏合并症(包括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风险均低于TDF治疗的患者和ETV治疗的患者。特别的,使用TAF治疗的患者5年的肝细胞癌风险较TDF治疗和ETV治疗分别降低13%和31%。研究结论:TAF治疗的患者预估5年和10年的肝脏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DF和ETV。对于乙肝转阴的认识,也希望广大乙肝患者一定要认清事实,不要不切实际的去盲目追求乙肝指标的全部转阴,只要按照医生的正确指导服用韦立得,绝大多数患者是完全可以取得理想治疗效果的。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