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利度胺是由美国Celgene 生物制药公司开发的抗肿瘤药物,2005年底获FDA 批准上市,2013年1月进入中国市场,于2017年底纳入医保。雷利度胺是沙利度胺的新一代衍生物,但没有发现其具有致畸变的毒性,并且药效比沙利度胺强100倍。根据三期临床试验的结果,雷利度胺是目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最显著的药品,超过一半的病人服用该药后可以延长存活时间达到3年以上。
雷利度胺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肾功能不全,腹泻,头疼、腰背疼痛,皮疹,食欲不振,疲劳、血栓并发症、新恶性肿瘤等。
1、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减少:当中性粒细胞减少时,由于其作为人体的一种防御细胞,减少会容易感染导致发热等一系列抵抗能力较差的表现。根据减少程度,轻中度患者要注意预防空气污染、饮食卫生;重度患者需要升细胞处理。血小板减少会导致凝血功能差,简单来说就是出血不容易止住,因此一定要防止出血,轻中度患者可以口服升血,例如生血宝;重度患者可能需要输注血小板等血液制品。
2、贫血:贫血患者饮食以补铁补血为主,必要时应考虑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3、肾功能不全:雷利度胺服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肾功能,根据肾功能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必要时应停药。充分补充水分,以免导致肾衰竭。
4、腹泻:雷利度胺服用后可能会使肠粘膜受到影响,导致肠道吸收功能降低,轻中度患者可予思密达(蒙脱石散)口服,腹泻次数5-10次以上的严重者或年老体弱者需要进行补液调整水电解质平衡,由医生调整雷利度胺剂量,减少剂量或暂时停止治疗。
5、头疼、腰背疼痛:除了药物副作用引起的疼痛,肿瘤本身引起的疼痛是慢性的长期的,由于长时间的药物止痛会产生耐药性或依耐性,因此首先出现疼痛时进行非药物治疗是最明智可行的,放松疗法,静坐进行深呼吸,转移和分散注意力;局部物理辅助减轻症状,如冷敷或热敷。
6、皮疹:首次使用雷利度胺皮疹量最多,之后随着用药时间增加,皮疹量会逐渐减少。有些患者认为服用药物出现皮疹是排毒,或是对肿瘤起到效果的表现,实际上治疗肿瘤的效果与皮疹量的多少无关。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3年3月24日,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021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