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为大家盘点了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方面的进展,接下来轮到这几年风生水起的免疫治疗,主要包括了我们常见的K药,I药等。
K药:帕博利珠单抗
# KEYNOTE-001:单药治疗 KEYNOTE-001是首个评估帕博利珠单抗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研究。在KEYNOTE-001中,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初治NSCLC患者的5年OS率为23.3%,经治患者的5年OS率为15.5%,而在免疫治疗应用之前晚期NSCLC的历史生存率为~5%(SEER 2008-2014)。同时,在本研究初治和经治患者中,PD-L1 TPS≥50%患者的5年OS率均至少为25%。 # KEYNOTE-189:联合化疗,获批一线
2019年3月,基于KEYNOTE-189研究,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肺癌的一线治疗。KEYNOTE-189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用于晚期NSCLC一线治疗的首个III期研究。 在今年ASCO年会上,KEYNOTE-189研究更新OS数据并首次公布了二线治疗后的PFS2数据。 结果显示,联合组和化疗组的中位OS分别为22.0个月和10.7个月。中位PFS分别为9.0个月 vs 4.9个月,中位PFS2分别为17.0个月 vs 9.0个月。 # KEYNOTE-407:鳞癌患者的福音
2019年11月,帕博利珠单抗在中国新增肺癌第三适应证,联合卡铂和紫杉醇一线治疗EGFR/ALK阴性的晚期鳞状NSCLC患者。KEYNOTE-407是一项多中心、安慰剂对照的Ⅲ期随机研究,旨在评估帕博利珠单抗+卡铂+紫杉醇一线治疗EGFR/ALK阴性的转移性鳞状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中位随访10.4个月时,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和化疗组中位OS分别为17.3 个月 vs 12.6个月,两组的中位PFS分别为8.3个月vs 4.2个月。 # KEYNOTE-042:单枪匹马,跻身一线
今年九月,帕博利珠单抗在我国获批用于PD-L1表达阳性,无EGFR或ALK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是基于一项名为KEYNOTE-042的研究,逾1200名国际患者参与试验,也有262名中国患者参加了扩展试验。最终结果显示,不论是全球数据还是单看中国数据,K药在生存期和副作用方面都要优于化疗组。在中国PD-L1阳性(TPS≥1%)肺癌患者中,帕博利珠单抗和化疗的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20.0个月和13.7个月,提高了近半年的生存期。 O药:纳武利尤单抗
# CheckMate017和CheckMate057:单药OS实现巨大突破
2019年AACR年会上,公布了史前最大规模的肺癌免疫治疗的长期生存汇总结果(CheckMate017/057/063/003),再次证明了免疫治疗能为晚期肺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今年8月,研究结果正式发表在《柳叶刀肿瘤学》。 结果显示,在CheckMate017 和CheckMate057的汇总分析中,与多西他赛相比,纳武利尤单抗的中位OS更长。 纳武利尤单抗组和多西他赛组4年OS率分别为14%和4%, 在PD-L1<1%患者中的4年OS率为9%和4%, 在PD-L1>1%患者中的4年OS率分别为20%和5%。 # Check Mate 227:联合CTLA-4疗法,去化疗的新选择
III期Check Mate 227研究旨在评估双免疫联合治疗方案(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低剂量伊匹木单抗)对比化疗用于晚期一线NSCLC患者(包括鳞癌和非鳞癌)的疗效。该研究为晚期NSCLC患者提供了一线“去化疗”的治疗选择,是双免疫联合治疗在肺癌领域的新突破。 研究数据显示,无论 PD-L1 表达水平如何,接受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低剂量伊匹木单抗一线治疗的患者持续缓解时间(DOR)是接受化疗患者的近 4 倍,疗效更持久。 PD-L1 ≥ 1% 的患者,联合治疗组的中位持续缓解时间(MDOR)为 23.2 个月,将近两年,而化疗组仅为 6.2 个月。 PD-L1<1% 的患者,联合治疗组的MDOR 为 18 个月,化疗组为 4.8 个月,远超化疗组。
I药:度伐利尤单抗
# PACIFIC:助力首个非小细胞肺癌免疫药物获批
2019年12月,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同步放化疗后无疾病进展不可切除的III期NSCLC患者,自此,局部晚期NSCLC患者迎来首个免疫药物,也是在中国上市的首款PD-L1抑制剂。 获批主要基于PACIFIC研究,旨在评估度伐利尤单抗对比安慰剂用于无法切除III期NSCLC患者标准含铂方案同步放化疗后的巩固治疗的疗效。在PACIFICIII期研究结果中,对于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对照组的无疾病进展生存仅有5.6个月,但Durvalumab组的数据竟然飙升到了16.8个月,几乎超越了整整一年! 关于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我们分别从靶向和免疫两方面为大家进行了总结,未来一年,也希望能继续陪伴大家。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