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利妥昔单抗是一款治疗癌症的靶向药物,适用于治疗多种癌症,利妥昔单抗在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复发或耐药的滤泡中央型淋巴瘤的治疗、先前未经治疗的CD20阳性Ⅲ~Ⅳ期滤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CD20阳性弥漫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CD20阳性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对一种或多种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无效的成人中至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肉芽肿伴多血管炎或显微镜下多血管炎。通过临床试验表明其治疗效果显著,受到了广大癌症患者的青睐!
那利妥昔单抗作为靶向药物,患者该如何使用?
利妥昔单抗为处方药,且仅能静脉滴注,不能静脉注射或静脉推注。只能由专业人员给予,并有适当的医疗设施以处理严重的输液反应。
第一次滴注,推荐的初始滴注速度为50毫克/小时, 最初60分钟过后,如无输液反应,每30分钟输注速度可增加50毫克/小时,直到达到最大滴注速度400毫克/小时。
第二次以后,初始速度为100毫克/小时, 如无输液反应,每30分钟增加100毫克/小时,直到达到最大滴注速度400毫克/小时。
静脉滴注液的配制:将注射液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稀释后浓度为1mg/ml。配制后的注射液在室温下可保存12小时,在冷藏2~8℃条件下可保存24小时。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推荐剂量为每平方米体表面积375毫克,按以下方案进行:
复发或难治性、恶性度低或滤泡性CD20阳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每周1次,治疗4或8周。
复发或难治性、恶性度低或滤泡性CD20阳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重复治疗,每周1次,治疗4周。
未经治疗的滤泡性CD20阳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每个化疗周期的第1天给药,可达8周;完全反应或部分反应的患者,完成本品与其他化疗方案后8周开始支持治疗,每8周1次,共12周。
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化疗后的非进展性、恶性度低、CD20阳性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每周1次,治疗4周休息6月,最多可给予16剂。
弥漫性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每个化疗周期第1天给药,可达8次。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推荐剂量每平方米体表面积375毫克,在FC化疗方案之前给予,之后在第2~6周期的第1天给予每平方米体表面积500毫克(每27天一次)。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剂1000毫克,中间间隔2周,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100毫克或其他等效物,在给予本品前30分钟静脉给予,以减少输液反应。之后每24周1次或根据临床评价给药,但再次给药时不能短于每16周1次,应与甲氨蝶呤合用。
谨慎或者避免使用利妥昔单抗患者:
1、有明显心脏病如心绞痛、心衰、哮喘、低血压等患者慎用。2、哺乳期妇女应权衡本品对其的重要性,选择停药或停止哺乳,请慎重使用。3、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患者,请咨询医生慎重使用。4、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1.5×109/L或血小板计数低于75×109/L者慎用。5、有复发性或慢性感染史者、易引起严重感染基础病患者慎用。
利妥昔单抗与一些药物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如果你正在使用其他药物,使用利妥昔单抗前请务必告知医生,并咨询医生是否能用药,如何用药。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1年12月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103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