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又称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是血液科常见的一类骨髓增殖性肿瘤,主要特征为粒系细胞慢性增殖。2008年,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格列卫、Gleevec)代替干扰素成为国际上公认的CML-CP(慢性期)的一线治疗方案,CML的治疗进入了分子靶向治疗时代。2011年NCCN指南中,伊马替尼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首选药物。多项临床治疗结果显示:伊马替尼治疗CML-CP的无进展生存率超过了80%。
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格列卫、Gleevec)是第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对于CML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而干扰素α是TKI药物诞生前CML治疗的一线药物,小剂量阿糖胞苷在CML治疗中也常有涉及。伊马替尼与干扰素α+小剂量阿糖胞苷,这两种方案孰优孰劣?
一项随访时间接近11年的研究,比较了伊马替尼方案与干扰素α+小剂量阿糖胞苷方案在CML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研究共纳入1106例新诊断的成人CML,年龄在18~70岁之间,Ph染色体均为阳性。然后按照1:1的比例分成两组:伊马替尼组;干扰素α+小剂量阿糖胞苷组。
研究中,若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缺乏治疗反应(比如6个月无法达到血液学缓解、12月时无法达主要遗传学反应)、疾病发生进展、难以接受的副作用等因素时,CML患者可转换至另一组进行后续治疗。
通过历时10.9年的随访,结果发现:有363例CML患者(共553例)从干扰素α+小剂量阿糖胞苷组转换至伊马替尼组,主要原因为治疗无反应(238例,65.6%)以及副作用不能耐受(95例,26.2%)。
伊马替尼组和干扰素α+小剂量阿糖胞苷组的10年无事件生存率(EFS)分别为79.6%和56.6%;10年总体生存率(OS)分别为83.3%和78.8%。
次要指标方面,伊马替尼组CML患者的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率(MCyR)达89%,其中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CCyR)达82.8%,达到MCyR所需平均时间为3月,达CCyR所需平均时间为5.8月。
综上,该研究中结果显示:伊马替尼治疗初发CML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干扰素α+小剂量阿糖胞苷,其在治疗反应率、10年EFS、10年OS等数据方面均占据优势。在安全性方面,采用伊马替尼长期治疗CML患者的安全性尚佳,未见严重的剂量累积效应。
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格列卫、Gleevec)是一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适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Ph+CML)的慢性期、加速期或急变期;治疗不能切除和/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成人患者;联合化疗治疗新诊断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的儿童患者;治疗复发或难治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的成人患者。
医伴旅可以为患者提供专家远程问诊、医院获取抗癌药物服务。有需要的患者请咨询医伴旅。
医伴旅咨询热线:400-001-2811
本内容为医伴旅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医伴旅:寻找优质医疗资源,伴您走上康复之旅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