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 应 症]
非小细胞肺癌

在我国临床可获得三种一线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乙肝:韦立得(TAF)、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和恩替卡韦(ETV)。这三种药物抗病毒作用显著,但是对乙肝患者治疗后的长期结局影响如何呢?近期一项对100,000例中国慢乙肝患者使用TAF、TDF或ETV治疗后的健康结局的研究表明,使用TAF治疗后,患者的5年、10年肝脏并发症风险低于ETV或TDF治疗。
研究者使用独立的患者模拟框架构建了健康结局模型。模型输入源自随机对照试验和同行审议的中国文献,由中国肝病学家小组验证。假设队列组成90%为乙肝经治(TE)患者,并且其中27%曾使用过拉米夫定。根据REVEAL评分,并结合早期谷丙转氨酶(ALT)复常,计算5年和10年的肝硬化和肝细胞癌风险。
根据模型预估,接受韦立得治疗的患者5年和10年内发生肝脏合并症(包括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风险均低于TDF治疗的患者和ETV治疗的患者。特别的,使用韦立得治疗的患者5年的肝细胞癌风险较TDF治疗和ETV治疗分别降低13%和31%。研究结论:韦立得治疗的患者预估5年和10年的肝脏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DF和ETV。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