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丙型肝炎(HCV)的直接抗病毒药物(DAA)不断推陈出新,使得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丙肝患者数量明显增加,患者可以选择多种不同药物组合治疗方案实现高应答率。然而,与轻度或中度肝受损患者相比,感染HCV并伴肝硬化的患者仍然是有较大治疗挑战性的患者亚组,其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较低。据估计,美国丙肝感染者中有25%患有肝硬化,预计到2020年这一百分比将上升至37%。这些患者有发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包括肝细胞癌、肝功能失代偿、终末期肝病,最终可能需要肝移植。在欧洲和北美,与HCV感染相关的肝功能失代偿和肝细胞癌是肝移植最常见的原因。
多项试验显示,在大多数情况下,成功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使肝功能出现早期和长期改善。然而,一些代偿性和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尽管病毒清除成功,但肝功能异常却继续加重。在这个肝病患者亚组中,抗病毒治疗在患者中功能性获益的预测尚未确定。因此,在一项真实世界观察性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HCV感染伴肝硬化患者,评估多项预测因子,以确定抗病毒治疗清除体内HCV后获益最多、肝功能显著改善的患者。
研究人员分析了德国两个三级中心的199名慢性HCV基因1、2、3和4型感染患者,这些患者为代偿性(76%)和失代偿(24%)肝硬化患者。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间患者开始治疗。所有患者接受12周或24周的一种或多种DAA联合治疗方案。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模型分析评估功能性获益的预测因子。
结果显示,88%(175/199)的患者实现了病毒学清除。12周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2)率如下:在156例基因1型感染患者中,SVR 12率为90%(n=141);在7例基因2型感染患者中,SVR 12率为57%(n=4);在30例基因3型感染患者中,SVR 12率为87%(n=26);在6例基因4型感染患者中,SVR 12率为67%(n=4)。随访179名患者获得MELD评分数据。在37%(65/179)的患者中观察到MELD评分改善,在41%(74/179)的患者中MELD评分没有改变,在22%(40/179)患者中观察到肝功能异常加重。研究人员认为,患者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血小板数量以及白蛋白和胆红素水平是预测功能性获益的重要因素。
丙型肝炎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除考虑治愈率外,也要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及合并用药可能产生的影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耐药基因屏障高、药物相互作用小的药物。医伴旅与国外权威医院联合开展免费义诊活动,针对各种疾病如癌症脑瘫及整容整形试管婴儿等。有需要的患者请咨询医伴旅。
本内容为医伴旅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医伴旅:寻找优质医疗资源,伴您走上康复之旅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