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发现,对于子宫切除术后接受放疗的高危宫颈癌女性来说,图像引导调强放疗(IG-IMRT)在降低晚期胃肠道(GI)毒性方面优于三维适形放疗(3D-CRT),并且同样有效。
“IG-IMRT应成为妇科癌症患者术后盆腔放疗的新标准疗法。”试验首席研究员、印度孟买塔塔纪念中心的Supriya Chopra博士说。
她指出,这项被称为PARCER的试验是第一个在妇科癌症方面展示出了先进技术可以降低长期发病率,从而改善幸存者的体验。
4年时,IG-IMRT组和3D-CRT组2级或以上晚期GI毒性发生率分别为19.2%和36.2%(P=.005)。3级或以上毒性发生率分别为2.0%和8.7%(P<.01)。
Chopra博士在网上举行的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2020年会上展示了这一结果。
背景介绍
术后放疗适用于具有高风险特征的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患者,但长期随访显示,辅助放疗后长期存活患者的GI症状负担和毒性会增加。
Chopra博士说:“在妇科癌症中,IMRT的吸收相对较慢。”她解释说,以前的数据表明IMRT的使用有好处,但长期的术后效果尚不清楚。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Sue Yom博士(没有参与这项试验)说,这些新数据显示出IMRT针对该适应症的使用具有“重大意义”。“我认为这将对临床实践产生潜在的重要影响。”
Yom博士解释说,虽然在美国已经有关于盆腔癌术后使用IMRT的试验,但“这是第一个使用IMRT显示出确切长期优势的3期试验,我认为这是确定性的。”
2015年,PARCER的初步结果在ASTRO的全体会议上公布。结果显示,在中位随访20个月时,接受IG-IMRT治疗的患者有较少的晚期GI毒性。然而,在该早期分析中,两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随访49个月
该试验在塔塔纪念中心的三个临床地点进行,共包括300名宫颈癌患者。这些患者接受了III型子宫切除术,并且具有中或高风险特征,或者接受了需要辅助放化疗的I/II型子宫切除术。他们被随机分配到IG-IMRT组(n=151)或3D-CRT组(n=149)。大多数患者(IG-IMRT组117例,3D-CRT组114例)接受同步化疗。
主要终点为2级或以上晚期GI毒性。随访包括临床和生活质量评估,2年内每3个月进行一次,第2-5年期间每6个月进行一次。
Chopra博士和同事评估了11种不同的GI相关副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之间出现了差异。IG-IMRT组中,明显有更少的患者出现:中度至重度急性腹泻(IG-IMRT组为17%,3D-CRT组为27%),晚期腹胀(14%对28%),肠梗阻(1%对7%)和厌食/食欲减退(1%对7%)。
总的来说,IG-IMRT组的患者,无2级毒性生存率明显更高(IG-IMRT组为78%,3D-CRT组为57%;P=.0009),无3级毒性生存率也是一样(97.6%对81.6%;P=.001)。
如上所述,两组的无病生存率相似(IG-IMRT组为73%,3D-CRT组为68%;P=.30)。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