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法替尼(afatinib、BIBW 2992、Gilotrif)是一种强效、不可逆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适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及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大约45%的非小细胞肺癌会出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
一项回顾性研究,评估了影响一线阿法替尼治疗的EGFR突变NSCLC患者生存结果的临床病理因素,重点分析有/无脑转移患者起始剂量的影响。
临床病例特征
接受一线阿法替尼治疗的125名EGFR肺癌患者的基线特征总结在上表中。诊断时的中位年龄为62岁(范围26-86),121名(96.8%)患有腺癌。87名患者(69.6%)EGFR外显子19缺失,27名(21.6%)L858R突变,其余(8.8%)其他EGFR突变,包括G719A,E697Q,外显子20突变如A763_Y764insFQEA或突变状态未知。95名(76.0%)患者从不吸烟,其余患者为既往/当前吸烟者。
值得注意的是,42名患者(33.6%)在阿法替尼开始前有脑转移。由于药物耐受性原因,62名患者(49.6%)阿法替尼起始剂量为40 mg每日一次,61名(48.8%)为30 mg每日一次,1名(0.8%)为20 mg 每日一次。
影响阿法替尼结果的因素
从开始阿法替尼治疗开始计算,中位随访时间为13.8个月(95%CI 11.5至19.5个月)。阿法替尼治疗的中位持续时间为8.7个月。在2017年2月数据分析时,52名患者(41.6%)仍在服用阿法替尼。
阿法替尼的客观反应率RR为70.4%,疾病控制率为77.6%。没有观察到完全反应(CR),而11.2%最佳总体RECIST反应为疾病进展(PD)。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1.9个月(95%CI 10.3至19.3个月)。上表总结了单变量分析影响总体人群PFS结果的临床因素。吸烟史和EGFR突变类型是与PFS相关的统计学显著临床因素(log-rank p=0.017和<0.001)。值得一提的是,在有脑转移的患者中,较低的起始剂量对结果有不利影响。
脑转移患者起始剂量30 mg vs.40 mg对比
对42名阿法替尼治疗前脑转移患者进一步分析。其中25名患者(59.5%)起始剂量为30 mg,17名(40.5%)起始剂量为40 mg。对于重要的临床特征,如ECOG状态,年龄和吸烟史,两剂量组(40 mg vs 30 mg)之间无显著差异。与40mg组(n=6/11,35.3%)相比,30mg组中女性的比例更高(n=16/25,6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
在42名脑转移患者中,26名由于症状性或多发脑转移而接受颅脑照射。40mg组患者在阿法替尼治疗前接受症状性脑转移全脑放疗的可能性高于30mg组(n=14/17,82.4%vs n=12/25,48%,p=0.024)。
然而,在进一步分析以探索全脑放疗的影响时,发现起始剂量与接受颅脑照射患者的PFS显著相关。在PD时,大多数30 mg组患者(81.8%)仍然使用相同的剂量,而40 mg患者中的大多数患者(70%)剂量减少。
起始剂量对脑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
接下来分析了脑转移和阿法替尼起始剂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脑转移患者中,起始剂量40mg组vs.30mg组患者的中位PFS为13.3 vs.5.3个月(HR 0.39,95%CI 0.15-0.99)。
然而,对于开始阿法替尼治疗时没有脑转移的患者,40mg起始剂量相比30mg对中位PFS没有显著影响(HR 0.95,95%CI 0.44-2.04)。
共21名脑转移患者接受阿法替尼治疗期间PD,1名患者(30mg组)在PD时CNS和颅外/全身进展。40 mg组患者CNS进展的可能性低于30 mg患者(30%vs 63.6%,p=0.198),由于患者数量较少,因此无统计学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起始剂量40 mg的脑转移患者与无脑转移患者的PFS相似(13.3个月vs 15.0个月;HR 0.79,95%CI 0.34-1.80)。
本内容为医伴旅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医伴旅:寻找优质医疗资源,伴您走上康复之旅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2年4月7日,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0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