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从诊断时进行的立体定向活检中建立了弥漫性内源性脑桥胶质瘤(DIPG)细胞系,以探索目前正在开发的药物在DIPG治疗中的潜在作用。
达沙替尼(dasatinib)是一种多靶点(包括PDGFRA和B、c-Kit和Src)口服抑制剂。卡博替尼(Cabozantinib,Cometriq,Cabozanib,Cabometyx,XL184)是一种c-Me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和RET的ATP竞争性抑制剂。两种药物都已被批准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目前正在进行胶质母细胞瘤成人患者的临床试验。
在这里公布达沙替尼对新开发DIPG模型细胞生长和侵袭的效果及其与卡博替尼联合的协同作用。
独立于基因组改变,PDGFRA在DIPG肿瘤样本中被激活
分析来自13名DIPG患者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肿瘤组织的PDGFRA表达和磷酸化状态。大多数样本显示出PDGFRA的强烈表达以及相关的磷酸化。在某些情况下PDGFRA的激活、表达和基因拷贝数可能相关,但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因为一些样本存在过度表达/磷酸化而没有扩增和/或突变。
DIPG患者对达沙替尼敏感性的预测
将41个DIPG样本表达特征与对达沙替尼敏感或抗性相关的基因表达特征进行比较。对达沙替尼的敏感性特征(在乳腺癌细胞系中测定并在肺癌细胞系中得到验证)在DIPG的基因表达中显著富集(富集评分=0.4995;标称P=.0;FDR q=0.0)。然而,与达沙替尼抗性相关的基因标记在这些样本中显著下调(富集评分=-0.32;标称P=.04574;FDR q=0.0492)。
因为达沙替尼是一种广谱抑制剂,研究人员寻找其靶基因的表达,发现了主要靶点基因组(IC50<100 nM)或达沙替尼的所有已知靶点(n=64)以及Src途径的富集。
多个受体酪氨酸激酶在DIPG细胞系中同时被激活
为了定义DIPG细胞系中其他激活的RTK,评估49种RTK的磷酸化状态。磷酸化状态分析显示,多个磷酸化RTK显著激活,包括达沙替尼的靶点:PDGFRA/B(4/4)和肝配蛋白受体(EphA2,EphB2和EphB3)(4/4),以及可能关联逃避机制的其他RTK。达沙替尼未靶向的其他复发性激活RTK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4/4),间充质上皮转换因子(MET)(4/4),胰岛素受体(4/4),AXL(4/4),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3/4),RYK(3/4),间变性淋巴瘤受体酪氨酸激酶(2/4)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4)。
这些结果表明,各种RTK在DIPG细胞系中被激活,并有助于维持几种下游信号传导途径的激活,表明靶向多种酪氨酸激酶可能在DIPG细胞中有效。
卡博替尼在体外对达沙替尼的抗增殖作用
在5%-10%的DIPG原发性肿瘤中发现MET扩增或突变,并且这种基因突变经常与PDGFRA扩增同时出现。转录组学数据显示,与正常脑干相比,肝细胞生长因子和MET的过表达,提示MET途径的自分泌活化。
根据这些基因组数据、c-Met磷酸化以及肝细胞生长因子导致RTK抑制剂耐药的证据,研究人员对MET途径作为单独治疗靶点或与达沙替尼联合使用进行了分析。用MET抑制剂卡博替尼作为单药剂处理细胞未显示出强的抗肿瘤效果,IC 50高于微摩尔浓度。
然后测试达沙替尼和卡博替尼组合以评估对体外细胞生长的协同作用。在3种DIPG细胞系中,观察到药物组合对细胞增殖的协同作用。达沙替尼的IC50和亚微量剂量卡博替尼(0.75μM)的组合指数(CI)在NEM157,NEM163和NEM165(分别为CI=0.53,CI=0.28和CI=0.45)中具有协同作用(CI=0.81),在NEM165中有增强作用。
达沙替尼联合卡博替尼可抑制细胞侵袭
鉴于MET途径在胶质瘤细胞侵袭性表型中的重要性,用划痕法研究了卡博替尼对侵袭的作用。选择了最具侵袭性的细胞系NEM157,这也是对达沙替尼最不敏感的细胞系。研究人员发现,卡博替尼单药在亚微摩尔浓度下具有抗侵袭作用。与单药相比,两种靶向抑制剂的组合增强了单药活性并且抑制细胞侵袭。
本内容为医伴旅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医伴旅:寻找优质医疗资源,伴您走上康复之旅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5年03月26日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08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