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纤苷(Defibrotide)是由小牛肺或猪肠黏膜的基因组DNA分解的单链寡核苷酸混合物。去纤苷的寡核苷酸链长度不等,相对分子质量介于15×10³-30×10³,其嘌呤与嘧啶比值大于0.85。去纤苷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目前还未完全清楚,临床前试验证实去纤苷(Defibrotide)在体内外具有抗血栓、促进纤溶、抗缺血、抗感染等作用。
一项大系列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了305例HSCT后HVOD患者,中位年龄16岁(0.1~70岁),其中 sHVOD患者220例。去纤苷(Defibrotide)治疗剂量为每天25mg/kg,静脉滴注。初步结果显示:完全缓解(CR)率为30%,移植后100d总生存(OS)率为50%;sHVOD患者的CR率为26%,移植后100d OS率为45%;非sHVOD患者的CR率为39%,移植后100d OS率为65%。儿童和成年患者的CR率分别为33%和26% (P=0.187),移植后100d OS率分别为56%和44%(P=0.0277)。
无论是哪种药物,在服用时我们都该了解它可能会产生的副作用。
用去纤苷(Defibrotide)治疗最常见副作用(发生率 ≥10%和独立的因果关系)为低血压,腹泻,呕吐,恶心和鼻出血。用药过程中如发生严重或危及生命过敏反应,终止去纤苷,按照标准医护治疗,和监视直至体征和症状解决。在体外去纤苷(Defibrotide)增加纤溶酶的活性,和痰可能增加有VOD患者中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出血的风险。在有活动性出血患者不要开始去纤苷。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