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帕塞替尼是一种口服小分子激酶抑制剂,通过靶向抑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的活性发挥作用。该药可阻断AKT信号通路下游底物的磷酸化,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已在欧美多个国家获批上市,但在中国尚未正式进入市场。对于需要购买正品的患者来说,选择合适的购买渠道至关重要。
卡帕塞替尼目前在中国尚未上市,但患者仍可通过正规渠道获取正品药物。以下是几种可行的购买方式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些专业的国际医疗服务机构与海外药房合作,能够为患者提供正品卡帕塞替尼。患者在选择这类机构时,需核实其资质和信誉,确保药品来源可靠。
部分患者可能通过海外直邮购买卡帕塞替尼。这种方式存在一定风险,例如药品真伪难辨或运输过程中可能影响药效。
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参与卡帕塞替尼的临床试验也是一种获取正品的途径。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受理其上市申请,未来可能会在国内开展更多相关研究。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患者都应保持警惕,避免购买到假药或劣药,购买前可咨询医生或专业药师。
卡帕塞替尼在治疗特定类型乳腺癌方面显示出显著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对于HR阳性、HER2阴性的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卡帕塞替尼联合氟维司汀适用于经检测存在PIK3CA/AKT1/PTEN基因改变的乳腺癌患者。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AKT信号通路,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与单独使用氟维司汀相比,联合用药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2023年,FDA进一步批准其用于更多适应症,进一步验证了其疗效。
尽管卡帕塞替尼疗效显著,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高血糖、腹泻或皮肤反应等副作用。通过定期监测和及时干预,可以有效控制这些不良反应。
卡帕塞替尼为特定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但其疗效与安全性需在医生指导下密切监测。
使用卡帕塞替尼期间,患者需注意日常护理,以减轻副作用并提高治疗效果。
卡帕塞替尼可能导致血糖升高,患者应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若出现口渴、尿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腹泻是常见副作用之一,患者需增加水分摄入,必要时使用止泻药物。饮食上建议选择易消化、低脂食物,避免刺激性饮食。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不良反应,如皮疹或红斑。日常应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的护肤品。若症状加重,需及时就医。
通过科学的日常护理,患者可以更好地应对卡帕塞替尼的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5年2月13日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18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