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评估D-1553对比多西他赛治疗既往标准治疗失败的KRAS G12C突变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
1 经充分知情同意后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愿意并能够遵守方案规定的研究程序和要求; 2 签署知情同意书(ICF)时年龄≥18周岁;男女不限; 3 经病理学确诊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和/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AJCC 8th IIIb/IIIc/IV期); 4 受试者必须提供足够且合格的肿瘤组织标本(筛选前2年内的手术切除样本或穿刺/活检组织样本),用于中心实验室确认KRAS G12C突变; 5 既往经一线抗PD-1/PD-L1治疗和含铂化疗后疾病进展或毒性不能耐受。可接受有明确的医学原因不能耐受抗PD-1/PD-L1治疗或含铂化疗治疗的受试者; 6 根据RECIST 1.1至少具有一个靶病灶; 7 ECOG评分0~1分; 8 主要器官功能良好,且在相关检查前14天内未输血或血制品; 9 预期生存期≥3个月; 10 育龄女性受试者应同意在研究期间和研究结束后6个月内必须采用避孕措施;在研究入组前的7天内血清妊娠试验阴性,且必须为非哺乳期受试者;男性受试者应同意在研究期间和研究期结束后6个月内必须采用避孕措施。
1 受试者在以下时间窗内曾接受过抗癌药或试验用药品治疗: 1)既往任何时间曾接受任何针对KRAS G12C突变的抑制剂; 2)既往任何时间曾接受过多西他赛治疗; 3)在本研究首次给药前28天或5个半衰期内(以较短者为准)的任何抗癌疗法或任何其他试验性药物治疗; 4)在本研究首次给药前2周内接受过NMPA批准药物说明书中明确具有抗肿瘤适应症的中成药治疗; 2 既往存在其他驱动基因突变(如EGFR、ALK、BRAF(V600E)、HER2、MET(exon14)、ROS1、RET或NTRK1/2/3等)的NSCLC; 3 有症状或进行性加重的CNS转移或癌性脑膜炎。有脑转移史的受试者如果临床稳定则可考虑入选,需同时满足: 1)无神经系统症状、无需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且无放疗指征;入组前最近一次影像学显示脑部最大转移灶长径≤1.5 cm; 2)如在筛选期首次发现CNS转移且无症状者允许入选;既往存在CNS转移且无症状者,通过两次间隔≥2周的脑增强MRI 或增强CT(如果不宜进行MRI)确认无CNS进展,且两次脑部增强MRI或增强CT检查均应在最后一次脑部放疗后(如果有)至少2周后进行;存在CNS转移且有症状者,在接受CNS放射治疗和/或CNS转移灶手术治疗结束后,如果满足CNS临床稳定的其他标准,则允许入选; 3)如接受CNS转移灶手术治疗者,需与本研究首次给药间隔至少4周; 4)对于接受CNS放射治疗后无症状者,在进行研究首次给药之前,必须已停用皮质类固醇至少2周; 4 既往存在癫痫病史者; 5 存在上腔静脉综合症; 6 心血管系统符合任一情况: 1)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II级及以上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2)需要药物治疗的严重心律失常; 3)入组前6个月内发生过急性心肌梗死、严重或不稳定型心绞痛、冠脉或外周动脉搭桥术; 4)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 5)受试者静息时的经Fridericia公式校正的QT间期(QTcF)延长,心电图(ECG)测量的女性QTcF>470ms或男性QTcF>450ms,或存在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危险因素,如经研究者判断有临床意义的低钾血症、长QT综合征家族史或家族性心律失常史(如预激综合征); 6)未能有效控制的高血压(定义为经规范化降压药治疗后收缩压≥150 mmHg和/或舒张压≥100 mmHg); 7 入组前6个月内患有中风或其他严重脑血管疾病的受试者; 8 入组前3个月内有深静脉血栓或其它任何严重血栓栓塞的病史; 9 既往使用类固醇治疗的间质性肺病、放射性肺炎、免疫相关性肺炎病史,或筛选期存在间质性肺病、放射性肺炎、免疫相关性肺炎等间质性改变的活动性非感染性肺炎,存在活动性肺结核,尘肺或患有≥2级其他类型肺炎,或肺功能检查证实肺功能重度受损(FEV1或DLCO或DLCO/VA占预计值%<40%)等; 10 存在或入组后可能发生肿瘤骨转移所导致的严重骨损伤,例如6个月内发生过或入组后可能发生负重骨病理性骨折、广泛骨转移或脊髓压迫等;或无法控制的肿瘤骨转移相关疼痛 注:以上为部分入排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