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术一直是临床治疗甲状腺癌的首选方式,但晚期甲状腺癌治疗手段匮乏。在2011年以前,多柔比星是晚期甲状腺癌标准的系统治疗方案,但无论单药或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其疗效均难令人满意。近些年,肿瘤治疗全面迈入精准时代,已有多种分子靶向药物被批准用于晚期甲状腺髓样癌(MTC)或放射性碘治疗(RAI)难治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一线治疗。
卡博替尼(cabozantinib、Cabometyx、Cabozanib)于2012年获批治疗MTC的适应证,其治疗靶点为VEGFR1~2、RET、MET等。在此之前的III期临床试验(EXAM)显示,卡博替尼显著延长晚期MT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至11.2个月,相比之下,对照组患者PFS仅为4.0个月;而在客观缓解率ORR方面,卡博替尼组为28%,安慰剂组则为0%。
腹泻、手足皮肤反应、疲乏以及高血压是卡博替尼治疗最常见的严重不良事件AE,但少部分患者出现了胃肠道穿孔和肠瘘。另外,79%的受试者在研究期间调整剂量或中断治疗,16%的患者因AE退出了研究。
2013年,索拉非尼(Sorafenib、Sorafenat、多吉美、Nexavar)成为首个获批用于RAIR-DTC治疗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其作用靶点丰富,包括VEGFR1~3,以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RET、RAF等。其注册性III期临床试验(DECISION)纳入了多达417例RAIR-DTC患者,最终结果显示,索拉非尼治疗的中位PFS为10.8个月,较安慰剂组延长了5个月,降低了41%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
研究期间,共有64%的患者因AE调整了索拉非尼剂量,18.8%的患者因AE而退出研究;降低剂量最常见的原因是HFSR和腹泻,其他常见AE还包括高血压、体重减轻、疲乏等。近期的一项分析显示,索拉非尼相比于安慰剂仅轻微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QoL)。
乐伐替尼(Lenvatinib、Lenvanix、仑伐替尼、Lenvima)于2015年获批用于RAIR-DTC,也是继索拉非尼后第2个获批该适应证的TKI。其作用靶点包括VEGFR1~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PDGFR、RET及KIT。在其III期临床试验(SELECT)中,乐伐替尼组的中位PFS达到18.3个月,而安慰剂组仅为3.6个月;既往使用过其他TKI的患者经乐伐替尼治疗后仍可获得15.2个月的PFS。
碧康制药生产的Lenvanix是乐伐替尼在全球的首仿药,了解更多关于乐伐替尼(Lenvanix)的信息,请咨询医伴旅。
医伴旅咨询热线:400-001-2811
本内容为医伴旅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医伴旅:寻找优质医疗资源,伴您走上康复之旅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