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全球流行病学“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16年有83万人死于肝癌,而1990年则为46.4万人。这使得肝细胞癌(HCC)成为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可能是大量饮酒和生活方式,但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性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肝细胞癌(HCC)与慢性肝病(特别是肝硬化)有关。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为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癌治疗可以选择药物、肝移植、手术切除、肿瘤消融或动脉化疗栓塞TACE等。医伴旅可以为广大患者从国外医院获取索拉非尼(多吉美)、瑞格非尼等抗肿瘤药物。目前,根治性肝切除术已被广泛用于HCC的根治性治疗,然而,在5年内根治性肝切除术后可能出现较高的复发率。
在全球范围内,因肝癌死亡的患者三分之二是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引起的。西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是病毒携带者人数最多的地区,也是全球肝癌死亡病例数量最高的地区。仅在中国,2016年就有超过26万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所致肝癌死亡病例,占全球肝癌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
在临床实践中,多种辅助疗法和新辅助疗法已被广泛用于减少癌症复发并改善总体生存率(OS)。在这些方法中,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被认为是减少肝切除术后复发风险的辅助手段。尽管如此,根治性肝切除术后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的疗效仍存在争议,对于高危或低危患者术后TACE的适当时间尚未达成共识。研究人员设计了一项对根治性或非根治性肝癌根治术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以探讨术后辅助性TACE对根治性切除术后肝癌患者的生存和癌症复发的影响。
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研究人员将320例肝细胞癌(HCC)患者根据术后辅助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频率分为4组。按复发或死亡低危或高危因素将患者进一步分为亚组(肿瘤直径≤5或>5cm)。复发或死亡的低危因素定义为Edmondson I/II级无微血管侵犯(MiVI),而高危因素被定义为Edmondson III/IV级或MiVI。使用Kaplan-Meier法比较生存数据和复发率。
分析结果显示,与没有接受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患者相比,接受2次(log-rank,χ2=9.054,P=.003)或3次(log-rank,χ2=4.228,P=.04)TACE的患者复发延迟。与其他患者相比,接受2或3次TACE的患者总生存期(OS)延长。低风险亚组的无病生存期(DFS)和OS数据无统计学差异。
在肿瘤直径≤5cm的高危患者亚组中,与未接受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患者相比,接受2次TACE的患者复发延迟,TACE(2次或3次)可以改善总生存期(OS)。对于肿瘤直径>5的高危亚组,TACE(2次或3次)可延迟复发并改善OS。
根治性切除术后进行辅助性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2次或3次),对于分化差且伴MiVI的肝细胞癌(HCC)患者有利,尤其是对于肿瘤直径>5 cm的患者。
本内容为医伴旅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医伴旅:寻找优质医疗资源,伴您走上康复之旅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