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吉利德近日在2022年逆转录病毒和机会感染会议上公布了2/3期CAPELLA试验新的一年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先前治疗耐药的HIV-1感染者中,每6个月皮下注射一次lenacapavir并联合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在第52周实现了很高的病毒学抑制率、CD4细胞计数显示有临床意义的增加。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简称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重大疾病。HIV可分为2种亚型:HIV-1和HIV-2,其中1型是目前全球流行的主要毒株,2型仅在西非流行。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20全球艾滋病防治进展报告》显示,目前世界上约有380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019年仍有69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但随着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cART)的发展,艾滋病已经逐渐从一种致命的大流行病转变为一种可控制的慢性疾病,艾滋病患者在使用cART治疗后可将自身HIV病毒载量保持在检测水平以下(<50copies/mL)并显著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
目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分为7类,其中包括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蛋白酶抑制剂(PIs)、整合酶抑制剂(INSTIs)、融合抑制剂(FIs)、CCR5抑制剂和新型作用机制药物。虽然cART在对抗艾滋病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不可避免的多药耐药性及药物的不良反应仍严重限制cART的治疗效果。同时,cART尚未普及所有艾滋病患者,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即为无法坚持日常口服药物,超过25%接受cART治疗的患者因无法遵守服药时间而发病。因此,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正在朝着新机制、低耐药及长效的方向发展。
lenacapavir
lenacapavir是一种潜在的长效化合物,据临床及临床前数据显示lenacapavir的药效均高于目前批准的抗HIV药物,另一项临床前数据表明,lenacapavir不受gag裂解位点突变及4类主要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耐药相关突变的影响。2019年5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式授予lenacapavir突破性疗法,与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用以治疗多药耐药HIV-1感染患者。
lenacapavir是由美国吉利德公司开发的首创、在研HIV-1CA抑制剂,可作为艾滋病患者潜在的长效治疗药物。分子式为C39H32ClF10N7O5S2,相对分子质量为967.14。
临床数据
在2022年逆转录病毒和机会感染会议上所公布的数据显示:lenacapavir联合优化的背景方案治疗,有83%(n=30/36)的患者,在第52周实现不可检测到的病毒载量(病毒学抑制,HIV-1 RNA<50拷贝/毫升)。此外,患者的CD4细胞计数平均增加了83个细胞/微升(μL)。
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CAPELLA试验达到了主要终点:在14天功能性单药治疗结束时,与安慰剂组(n=12)相比,lenacapavir组(n=24)有显著更高比例的患者病毒载量从基线水平减少≥0.5 log10拷贝/毫升(88% vs 17%,p<0.0001)。此外,在功能性单药治疗期间,lenacapavir组病毒载量平均下降幅度在统计学上显著高于安慰剂组(-1.93 log10拷贝/毫升 vs -0.29 log10拷贝/毫升,p<0.0001)。
如果lenacapavir能够获批,enacapavir将成为第一个衣壳抑制剂,也是唯一一个每年只需给药2次的HIV-1治疗方案。
参考资料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20215006286/en/
苏铮,肖典,周辛波.长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衣壳蛋白抑制剂——lenacapavir[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20,18(09):1-5.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