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冬以来,西安各大医院相继接诊多例出血热患者。由于早期症状和普通流感相似,不少患者误以为是普通感冒。那么,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应该怎样避免感染流行性出血热呢?
来源:百度
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由鼠类所携带的汉坦病毒传播所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得了流行性出血热有什么症状?
出血热的特点是发热、出血和肾损伤。严重出血热可导致死亡。在出血热的早期,会出现一些症状,如发烧和头痛,这类似于感冒。因此,当有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治疗。
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
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黑线姬鼠、褐家鼠等鼠类,一般认为,鼠类通过唾液、尿液、粪便等含有病毒的排泄物、分泌物,咬人或者是人摄入带毒鼠所污染的食物和水,而把病毒传染给人。
怎样避免感染流行性出血热?
防鼠灭鼠、做好个人防护,是预防出血热的主要措施,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在老鼠经常活动的地方逗留,比如:水边、草地等,避免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污染物。
在村周、果园、菜园、养殖场等重点场所,可以长期实施灭鼠防鼠的措施。在户外活动时,尽量穿长衣长裤、不露脚趾的户外鞋,以防被鼠类咬伤。
接种出血热疫苗是个人预防出血热的最有效办法,出血热高发地区的16-60周岁人群要积极到就近的接种单位进行全程、规范的出血热疫苗接种。在流行区进行野外探险、旅游、耕种等活动或者有长期的野外、户外工作任务时,可以提前接种出血热疫苗,防止被感染。
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
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强调“三早一就”,可以显著降低病死率。
“三早”指的是:“早发现、早就诊、早治疗”,发现发热、头痛等疑似症状,要尽早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发病后注意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早期治疗是本病预后的决定性因素。
“一就”是指我们就近到规范的医疗机构就诊,避免长途转运加重病情。
小结
流行性出血热是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死亡率非常高,最高可达 90%。感染流行性出血热后,与别人交流时尽量配戴口罩,否则可能会传染给他人。
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症状有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由于流行性出血热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如果出血热患者不能够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就会导致严重的低血压休克及腔道出血、肾功能和呼吸衰竭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灭鼠、防鼠是防治传染的关键,居民住宅区和村镇周围可用药物等灭鼠,农作物储存应装防鼠设备。在野外工作场所要做好清洁卫生,清除杂草,减少鼠、螨栖息和接触感染,并且需要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防护,防治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不直接用手接触鼠类污染的食品。
参考资料
https://weibo.com/2810373291/L6SfkaJod?refer_flag=1001030103_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