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在我国每年约有2-3万例新诊断GIST患者,约90%的GIST患者携带KIT或PDGFRA突变,其中KIT突变最常见,达80%。GIST对放化疗均不敏感,靶向疗法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Pimitespib是一款正在研制的口服HSP90抑制剂,能够特异性地结合并抑制HSP90的活性,降解癌基因下游蛋白,抑制下游蛋白的信号传导,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根据2021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提供的数据,与安慰剂相比,pimitespib用于治疗晚期GIST患者时,显著改善了无进展生存期(PFS),同时也延长了总生存期(OS)。
在这项3期双盲GIST-301试验(JapicCTI-184094)中,受试者以2:1的比例被随机分配至pimitespib组和安慰剂组,其中,pimitespib组患者接受160 mg pimitespib;两组用药间隔均为前5天给药/后续2天中断,21天为一个疗程。对于安慰剂组中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允许其交叉至pimitespib组接受治疗。试验的主要终点是根据RECIST v1.1标准评估的PFS,次要终点包括OS、交叉至pimitespib组的患者的PFS(次要PFS)、药物基因组学和安全性。
两组的基线特征相似。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1.75岁,38.6%的患者年龄大于65岁;一半以上的患者为男性(56.1%);85.1%的患者ECOG体能状态评分为0;38.7%的患者既往接受过4种以上治疗。
在两组中,60.6%的患者在外显子9(13.3%)、外显子11(49.5%)和外显子13/14或外显子17/18(52.7%)中检测到KIT突变。此外,10.3%的患者携带可检测的PDGFRA突变。
总体而言,pimitespib组中8例患者仍在接受治疗,安慰剂组中4例患者仍在接受治疗,另外,安慰剂组中1例患者仍在接受交叉pimitespib治疗。
试验达到主要终点,安慰剂组的中位PFS为1.4个月,pimitespib组的中位PFS为2.8个月,表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49%;另外,在携带KIT外显子13/14和17/18突变的患者中也观察到PFS改善;次要PFS为2.7个月。
Pimitespib组和安慰剂组的疾病稳定率分别为62.1%和35.5%。Pimitespib组的中位OS为13.8个月,而安慰剂组为7.6个月,表明死亡风险降低了58%。
安全性方面,所有等级的不良事件(AE)在pimitespib组和安慰剂组中的发生率分别为96.6%和78.6%;3级或以上AE在两组中的发生率分别为43.1%和28.6%,比较常见的包括腹泻(13.8%)、食欲减退(1.7%)、不适(1.7%)、肾损害(3.4%)和贫血(5.2%)。
因AE导致的剂量减少在pimitespib组和安慰剂组中的发生率分别为38.2%和3.6%,因AE导致的治疗中断在两组中的发生率分别为67.2%和32.1%,因AE导致的停药在两组中的发生率分别为6.9%和7.1%。
参考资料 https://www.cancernetwork.com/view/pimitespib-improved-pfs-compared-to-placebo-for-advanced-refractory-gist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