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利用缺陷所引起。本文主要讲述日本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一、我国何以成为糖尿病大国
2021年12月6日,国际糖尿病联盟官网发布了2021年全球糖尿病地图,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达到5.37亿例,每10个成人中就有一人患有糖尿病(患病率达到10.5%)。中国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2.8%,糖尿病患病人群约1.4亿。中国是成人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以2型糖尿病为主,1型糖尿病和其他糖尿病少见。在短期内糖尿病患病率的急剧增加可能有多种原因:
1、城市化
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已从2000年的36.09%上升到2017年的58.5%。
2、老龄化
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逐年增加,2000年为10%,到2017年增加到17.3%。2007~2008、2010、2013、2015至2017年的年调查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在20%以上。上述两个原因很好理解,还有的原因就是中国人越来越胖了,也有一部分人群可能是管不住嘴、迈不开腿。
3、生活方式改变
城市化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每天体力活动明显减少,但热量摄入并没有减少,脂肪摄入在总能量摄入中所占比例明显增加。生活节奏的加快也使得人们长期处于应激环境,这些改变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在2015~2017年调查时BMI≥30Kg/m2者占比为6.3%,平均腰围从80.7cm增加到83.2cm。
4、中国人的易感性
当肥胖程度相同时,亚裔人糖尿病风险更高。与白人相比较,在调整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BMI)后,亚裔人糖尿病的风险比为1.6。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华人糖尿病的患病率和发病率高于白种人,也支持中国人是糖尿病易感人群的论点。
二、干细胞有效干预糖尿病
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减短寿命,所以应该积极预防和治疗。
《糖尿病患者的注射给药方式负担研究报告》指出:90%患者认为每日注射治疗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72%患者认为每日注射治疗的种种不便影响了他们遵照医嘱坚持注射,32%的患者因为每日注射的不便考虑放弃注射治疗。
许多需要注射治疗的患者,或是出于对针头的恐惧,或是因为每天注射不方便,产生了严重的心理负担从而影响治疗依从性,导致血糖控制不理想,甚至认为是药物疗效有限,便自行停药、换药,影响血糖达标。
1、什么是干细胞
但是我们人体有一种细胞,它可以生产出人体任何一种的细胞,这便是干细胞。
干细胞是人体内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能产生分化细胞能力的原始细胞,在适合的环境下可以自我复制产生大量的和自己相同的细胞,也可以分化成各种功能细胞,产生人体内各系统所需要的各类细胞、组织、器官等,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
2、什么是干细胞治疗
日本有一种治疗糖尿病更为先进的技术--干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是目前来说最为尖端的治疗方法,可以从根本上逐渐恢复胰岛功能,使糖尿病患者摆脱胰岛素缺失的困扰!
日本已经能够运用最新的三维立体细胞培养技术(3D细胞培养技术),从皮肤中提取间叶系干细胞,并模拟人体内三维立体环境。同时利用细胞调制施设(CPC)将微粒子数减少,制造出没有细菌的无菌室状态,对干细胞的增殖进行高标准管理,确保干细胞治疗过程更为安全有效。
临床上通过提取干细胞,在培养室适当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扩增和诱导分化成需要的干细胞,然后提取高数量、高质量的干细胞再回输到患者体内。
利用干细胞的自我复制和分化潜能来修复受损的细胞,恢复受损器官、组织的正常功能。
另外干细胞植入体内后,分化生成所需的各类细胞,从而达到修复人体系统固有细胞,恢复系统功能,使患者病症得到改善。
干细胞治疗一方面可以对患者的胰岛功能进行恢复,另一方面也可以对胰岛素抵抗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三、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优势
1、针对性强
干细胞有定向迁移功能,可以随血液循环定向迁移至损伤或衰老的病灶,发挥再生、修复作用,替换损伤或衰老的细胞,使损伤功能得到恢复。医生把之前从病人血液中提取的干细胞注射回病人体内,形成新型免疫系统。这一新免疫系统将不再会对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发起攻击。
2、安全性高
细胞制剂在标准实验室操作制备,并通过多项安全性检测,不含任何有害细菌、病毒、内毒素、化学物质、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无严重不良反应,保证了安全性。干细胞属于原始未分化细胞,免疫原性极低,基本不会引起过敏反应。
3、长期疗效好
输入机体的干细胞可长期在体内环境下存活,发挥长达数年的修复损伤、免疫监视等作用。
日本干细胞技术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一项新型疗法,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干细胞,无疑是糖尿病患者获得大量胰岛β细胞的最佳种子细胞,能极大的解决胰岛细胞来源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