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丙肝病毒目前正呈全球性流行态势,成为欧美 及我国终末期肝病的最主要原因。丙肝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目前丙肝死亡率在全球所有疾病中排在第十位,在中国,丙肝死亡率排在第五位。那么丙肝根据什么诊断?
丙肝的诊断
1.抗HCV
即丙肝抗体,目前诊断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指标。但因感染HCV后抗HCV出现较慢,一般在发病后2~6个月,甚至1年才转阳,故不能作为早期诊断的方法。而且1次阴性,也不能直接否定诊断。当各型病毒性肝炎特异性标志检测阴性,临床症状及单项ALT升高,提示急性病毒性肝炎时,应考虑是否为丙型病毒性肝炎。
2.HCV-RNA即丙型肝炎病毒的核糖核酸。
丙型肝炎病毒的核糖核酸,是HCV的遗传物质,是表示体内感染HCV的直接指标。目前用PCR方法可以直接检测血中的HCV-RNA,可用于HCV感染的早期诊断。因其较丙型肝炎抗体出现早,故是丙型肝炎病原学诊断和判断传染性的一项有用的指标。
总之,对有典型临床表现且其发病与输血及血制品密切相关,已排除其他肝炎的可疑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可进一步查HCV-RNA及抗HCV,如HCV-RNA及抗HCV均阳性或HCV-RNA单独阳性即可确诊为丙型病毒性肝炎。
(3)肝脏病理学检查:
因临床上,约有30-40%的丙肝病人验血与B超检查正常,但通过肝穿刺活检可发现肝脏已发生病变。通过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对于丙肝的诊断、衡量肝脏炎症、肝纤维化程度及药物疗效的评估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意义,但属于有创检查未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医伴旅温馨提醒:丙肝患者饮食要忌口一些食物,常见的忌口的食物有酒、辣椒、花椒、胡椒、油炸食物、蟹、海鱼、甲鱼等。另外,了解更多国外丙肝药物信息,欢迎咨询医伴旅。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