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提到乙肝,可能想到的就是会传染,对于乙肝患者有一种歧视,不想跟乙肝患者有什么接触,其实这些就是因为大家对乙肝缺乏了解,才会产生恐慌,因此我们只有了解清楚乙肝传染的途径,才能更好的消除恐惧。很多人可能听到乙肝就觉得自己没得救了,其实这个及时不然,虽然乙肝患者很多,由于很多人缺乏乙肝常识,导致被乙肝病毒的传播,也容易对乙肝产生恐惧。
流行病学调查全世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约3.5亿,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下面介绍乙肝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中国大陆,约有1.3亿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占总人口的10%左右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数大约有1.2亿,其中约2000-3000万人是有临床症状的慢性肝炎患者,慢性肝炎患者中还有一部分人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这些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升学、就业、婚姻、家庭等社会生活方面普遍受到社会歧视。
母婴传播,母亲对子女的垂直传播是出生后携带者最主要的感染来源。在没有预防措施的情况下,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双阳性的母亲,引起母婴乙肝病毒传播率几乎是100%。婴儿对大量入侵的乙肝病毒感染缺乏免疫清除能力,呈现“免疫耐受状态”。入侵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可与婴儿肝细胞的染色体基因组合,利用婴儿肝细胞复制繁殖,并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从而表现为长期乙肝病毒携带状态而并不出现症状。
婴儿期感染,幼婴如长期与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阳性母亲、保姆、亲属生活密切接触,如哺乳、喂食、亲吻等可导致感染;也可通过预防接种和注射途径感染。婴幼儿期在易感的环境中比成人的感染并携带的机率约高8倍。
抵抗力较弱的被感染者,免疫功能低下或不全的青少年、成人接触乙型肝炎病毒后,可表现为不发病,但又不能清除病毒,使病毒与机体处于共存状态,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