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氮嗪(也叫降压嗪、氯甲苯噻嗪)能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周围阻力,使血压急剧下降,还能抑制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有升血糖作用。服用方面:二氮嗪每次200~400mg,儿童5mg/kg,在15~20秒钟内注完。抢救高血压危象时,可在0.5~3h内再注射1次,每天总量不超过1200mg。二氮嗪静脉滴注:每天2~3次,每次300~600mg,滴速每分钟15~30mg。二氮嗪口服:每天2~3次,每次50~150mg。今天咱们就来了解一下二氮嗪作用功效。
二氮嗪的适应症为: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幼儿特发性低血糖,胰岛细胞瘤引起的严重低血糖病,痛经和制止流产。但对嗜铬细胞瘤或单胺氧化化酶抑制剂引起的高血压无效。
二氮嗪是一种口服处方药,主要用于控制糖尿病或其他低血糖症患者的血糖水平。这种药物通过抑制和调节胰腺释放荷尔蒙使血糖恢复正常水平。二氮嗪有液体和胶囊形式,需要根据医生建议剂量每日服用。被诊断为低血糖症的人可以与医生讨论二氮嗪是否是一种适合的药物选择。
临床研究分析二氮嗪治疗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HI)的效果及安全性。该实验回顾性分析145例确诊为CHI并应用二氮嗪治疗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二氮嗪治疗CHI的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
结果:145例患儿中89例(61.4%)二氮嗪(Hyperstat)治疗有效,23例(15.9%)二氮嗪治疗无效,33例(22.8%)疗效待明确。治疗有效组中新生儿期发病者22例(24.7%),出生1~6个月发病者32例(36.0%),6个月以后发病者35例(39.3%);出生体重正常者67例,巨大儿16例,低出生体重儿5例,1例出生体重不详。治疗无效组中新生儿期发病者14例(60.8%),出生1~6个月发病者7例(30.4%),6个月以后发病者2例(8.6%);出生体重正常者9例,巨大儿14例。疗效待明确组中新生儿期发病者20例(60.6%),出生1~6个月发病者9例(27.3%),6个月以后发病者4例(12.1%);出生体重正常者15例,巨大儿18例。治疗有效组患儿中20例(22.5%)低血糖症状在3个月~7岁时自行缓解,33例继续应用二氮嗪=治疗;治疗无效组患儿中4例(17.3%)低血糖症状在1岁左右自行缓解。
试验结果显示:二氮嗪对CHI患儿有良好的疗效。新生儿期以后发病者及正常出生体重儿二氮嗪治疗具有更高的有效率。
以上就是二氮嗪作用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2年12月22日,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017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