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给大家带来了健康威胁,老年伴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是高危人群。癌症患者由于疾病特征或治疗常导致免疫力低下,较正常人群更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在新冠状肺炎疫情期间,肿瘤患者应该如何预防感染?不同治疗期的患者又该如何应对呢?
01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后的特征以及如何初步判断。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具体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通过以上表征我们可以初步自行观察,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但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且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02
肿瘤患者如何做好自我保护,预防感染?
总的原则是在疫情特殊时期,建议患者减少就诊次数,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对于有相关疫区接触史的肿瘤患者,建议暂时不要前往肿瘤专科就医,需要居家隔离14天后再行就诊。
强烈建议不要隐瞒病史及接触史,避免给患者本人和家属以及他人带来巨大健康风险。
如急需就诊,则建议就近就诊,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外出时全程佩戴口罩。
03
那么对于不同治疗时期的患者,具体如何应对呢?
1. 常规复查患者
对于恶性肿瘤常规复查患者,建议在不影响疾病预后的前提下,稍加延缓复查;复查提倡网络会诊,建议门诊复查,尽量避免住院复查;复查过程中尽量简化复查程序及手段,减少在院时间。
2.择期手术的患者
对于近期内不影响身体健康的良性肿瘤患者,以及经综合治疗处于恶性肿瘤缓解期的患者,建议适度暂缓手术治疗。
对于进展期恶性肿瘤患者,应在全面详细评估患者身体状态及手术风险后,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开展手术治疗。
3.化疗期的患者
对于身体状态正常的恶性肿瘤患者,再次详细评估化疗风险后进行系统化疗,密切监测血常规,避免骨髓抑制造成免疫力低下,若白细胞降低及时使用升白针对症处理。某些药物使用后可能出现流感样症状或肺炎表现,若有这些情况及时与主治医生联系,并就近就诊。
对于年老体弱、多次化疗免疫状态欠佳的患者,建议在提升免疫能力至正常状态后进行化疗治疗,在不明显影响疗效的情况下,可以适度减少化疗药物剂量和或延长化疗周期。
对于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建议可按期在当地医院或者原就诊医院门诊执行化疗,在确保与医生做好沟通对肿瘤预后影响不大的前提下 ,适度延缓化疗。
4.放疗期患者
对于放疗中的患者,建议按照医院的整体安排有序继续接受治疗,同步化疗可适度延缓。建议按预约时间报道放疗,无需提前报道;晚班放疗者注意防寒保暖;放疗期间仍应每周复查血常规。
对于准备开始放疗的患者,在不影响肿瘤预后的前提下,根据主管医生安排适度延缓放疗。 对于准备进行放疗前定位、扫描的患者,可按预约时间进行,亦可稍推后。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