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有1.3~1.85亿人感染了丙肝病毒,其中15岁以下的儿童感染者大约有1100万~1300万人,儿童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弱,很容易感染丙肝病毒。
儿童感染丙肝病毒的途径大多是因母婴传播和输血或血制品感染。儿童感染丙肝病毒后的自发性清除率约在(11%~45%)。其中基因3型丙肝病毒感染的儿童病毒自发性清除率较高,但儿童感染丙肝病毒自发性清除率随着感染年龄的增长而减弱。
目前直接抗病毒药的上市使丙肝的治愈率提高至99%。但儿童感染丙肝后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还存在争议。主要原因:
一、由于丙肝病毒感染进展为肝纤维化的速度较慢,儿童极少因丙肝病毒感染而发生严重肝病;
二、干扰素和利巴韦林不良反应较多;
三、近年来,新上市的直接抗病毒药物在18岁以下人群中的安全性数据较少,儿童使用这些药物是否安全不能肯定。
因此,医生往往建议儿童丙型肝炎患者在严密监测下尽量推迟治疗时间,等长大一些再治疗。但是,如果感染了丙肝病毒的儿童出现持续性ALT升高及进展性肝纤维化,也应该与成人一样进行抗病毒治疗。
对于感染丙肝病毒的儿童来说,使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的治疗方法会对孩子造成潜在的副作用。为了使儿童也能够使用直接抗病毒(DAA)药物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研究人员正在进一步研究。
目前获批的丙肝抗病毒药物药物有,索非布韦(Sofosbuvir、索磷布韦、Sovaldi)、达卡他韦(Daclatasvir、达拉他韦、Daklinza)、吉二代(Harvoni、哈瓦尼)、吉三代(Epclusa、伊柯鲁沙、索华迪、丙通沙)等。
更多信息,患者可以咨询医伴旅。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