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近日发表在《欧洲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对于部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停药后与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AE)可能持续存在。临床医生和患者应该意识到此可能性。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医院感染性疾病和临床研究中心的Christina Sølund博士等研究人员表示:“据我们所知,该研究是分析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1型(GT1)感染患者不良事件(AE)发生率的第一项真实世界研究。患者随机接受两种不同DAA方案。“
据估计,全世界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约7000多万人。近年来,DAA药物研发的不断进展彻底改变了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在DAA出现之前,丙肝患者的标准疗法为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疗程24至48周,患者的治愈率和耐受性非常低,而且严重AE的发生率高。
现在,第二代DAA直接靶向病毒复制所依赖的蛋白质,改变了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格局。DAA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达到90%以上;对之前认为难以治愈的患者(如肝硬化、肝移植或既往治疗失败的患者),DAA耐受性和疗效均良好,这已成为第二代DAA的特征。
研究共入组96名患有慢性丙型肝炎的患者,其中基因1型(GT1)或基因3型(GT3)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两个不同的治疗组。第一组由GT1感染72名患者组成,使用吉二代/利巴韦林或paritaprevir/ombitasvir/ritonavir/dasabuvir/利巴韦林治疗12周,吉二代即ledipasvir/sofosbuvir(Harvoni、哈瓦尼)。第二组由GT3感染24名患者组成,使用达卡他韦daclatasvir/索非布韦sofosbuvir/利巴韦林治疗12周,或使用索非布韦sofosbuvir/利巴韦林治疗24周。
结果显示,97%的GT1患者和83%的GT3患者治愈。GT1患者有97%出现不良事件(AE),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贫血、疲劳和头痛。
研究人员补充说,“我们发现治疗组之间不良事件(AE)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AE的总体发生率与其他真实世界研究相当,但在我们的研究中,最常见AE的发生频率,如贫血(78%)、疲劳(74%)、头痛(74%)、瘙痒/湿疹(46%)、胃灼热/腹部不适(38%)发生率更高。
只有3%的GT1患者由于不良事件(AE)而停止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与DAA有关AE的患者45%在停药后4周仍然表现出AE。停药后12周,其中11%的患者仍然如此。
“尽管该研究入组的患者数量相对较少,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在告知患者可能由DAA药物引起的不良事件(AE)时可能用到,”研究人员总结道,“患者停药率低,表明DAA可能引起的AE很少影响患者接受治疗,即使DA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时也是如此。”
了解索非布韦(Sofosbuvir、索磷布韦、Sovaldi)、达卡他韦(Daclatasvir、达拉他韦、Daklinza)、吉二代(Harvoni、哈瓦尼)、吉三代(Epclusa、伊柯鲁沙、索华迪)等DAA药物的更多相关信息,可以联系医伴旅。
本内容为医伴旅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医伴旅:寻找优质医疗资源,伴您走上康复之旅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