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多达70%仅在初级保健服务机构中接受治疗。一项澳大利亚研究的目的是确定社区管理CHC患者的肝硬度值(LSM)升高的发生率,并评估晚期肝病和肝脏相关事件的预测因素。
慢性丙型肝炎成人患者的前瞻性队列入组自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21个初级保健机构。纳入标准包括慢性丙型肝炎存在>6个月,最近(<18个月)没有肝细胞癌病史。在初级保健机构进行临床评估,测量肝硬度值。研究人员招募了一个医院队列进行比较。对受试者进行纵向跟踪并监测肝脏相关事件。
在26个月间,招募780名社区患者并纳入分析。结果显示,中位肝硬度值为6.9kPa,16.5%存在晚期纤维化风险(肝硬度值≥12.5kPa);其中8.5%的患者没有晚期肝病的实验室特征。社区和医院队列中肝硬化风险的比例没有差异(p=0.169)。高危酒精摄入、年龄较大、BMI高和ALT升高是肝硬度值升高的独立预测因素。在中位15.2个月的随访期间,肝硬度值≥12.5kPa的患者中肝脏相关事件的发生率为9.3%。
在初级保健管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由肝硬度值确定的晚期纤维化的发生率很高(16.5%),与医院队列相当并且通常未被及时诊断。肝硬度值是丙型肝炎治疗前可行的社区筛查工具,能够预测肝脏相关不良事件。该研究支持使用肝硬度值作为慢性丙型肝炎群体的社区筛查工具,表明其在预测肝脏相关事件方面可能发挥的作用。
慢性丙型肝炎是全球性的重大健康问题。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研究表明,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丙型肝炎(HCV)非常有效,即使在晚期肝病患者中,直接抗病毒药物(DAA)也能显著改善丙肝治愈率。
直接抗病毒药物(DAA)仿制药和原研药在治愈率和改善转氨酶水平方面同样有效。
了解索非布韦(Sofosbuvir、索磷布韦、Sovaldi)、达卡他韦(Daclatasvir、达拉他韦、Daklinza)、吉二代(Harvoni、哈瓦尼)、吉三代(Epclusa、伊柯鲁沙、索华迪)等药物的更多相关信息,可以联系医伴旅。
本内容为医伴旅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医伴旅:寻找优质医疗资源,伴您走上康复之旅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