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AURA3的结果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奥希替尼(Osimertinib、泰瑞沙、AZD9291)对比化疗的显著优势,扩展至一线EGFR TKI治疗进展伴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的T790M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人群。
对于EGFR突变患者,接受EGFR TKI治疗相比化疗或全脑放疗,更能降低CNS的进展风险。目前很多化疗药物都无法穿透血脑屏障。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均提示,第一代和第二代EGFR KTI在颅内和脑脊液中的浓度均较低。奥希替尼是一个具有CNS活性的第三代EGFR TKI,选择性作用于EGFR敏感突变和T790M突变。临床前研究显示,其可以穿透血脑屏障。
在III期AURA3研究中,奥希替尼对比含铂双药化疗用于T790M阳性的患者,显著延长PFS,包括CNS转移的各既定亚组分析均观察到一致的疗效。
《临床肿瘤学杂志》发表的文章称,与系统性治疗的疗效一致,在基线伴有CNS转移的T790M突变患者中,相比化疗,奥希替尼显示出更卓越的CNS疗效,显著延长CNS转移患者的PFS,具有更高的CNS总缓解率。结合既往II期研究和本次III期研究的数据,充分证实了在一线EGFR TKI治疗进展伴有CNS转移的T790M阳性患者中,奥希替尼取得的疗效卓越而持久。
研究中,所有入组患者基线时若确定或怀疑合并CNS转移,需进行头颅MRI或CT扫描。对于合并CNS转移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每6周进行1次疗效评价直至疾病进展。
在AURA3入组的419例患者中,伴有CNS转移的患者116例(奥希替尼组和培美曲塞铂类组分别为75和41例)。
奥希替尼组CNS的总缓解率ORR为70%(21/30,95%CI:51-85%),培美曲塞铂类组为31%(5/16,95%CI:11-59%),比值比(OR)为5.13;95%CI:1.44-20.64;P=0.015。奥希替尼组分别有2例(7%)和19例(63%)患者取得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而培美曲塞铂类组分别为1例(6%)和4例(25%),总结见下表。
奥希替尼对比培美曲塞铂类:患者的CNS疗效
CNS疾病控制率DCR奥希替尼组为93%(28/30,95%CI 78%-99%),培美曲塞铂类组为63%(10/16,95%CI 35%-85%)。
图.自基线开始的最佳靶病灶缩小
7例可疑合并脑膜转移的患者,根据RANO-LM标准,2例取得影像学LM完全缓解,2例取得影像学LM部分缓解。在系统性疾病进展时,可疑合并脑膜转移的患者未报道CNS进展,提示患者的CNS进展控制良好。自基线开始的最佳CNS靶病灶缩小,奥希替尼组和培美曲塞铂类组的缩小中位数分别为43%和16%。
医伴旅目前与多家医院合作,可以为患者提供专家远程问诊、医院获取新药服务。
本内容为医伴旅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医伴旅:寻找优质医疗资源,伴您走上康复之旅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