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全球心血管病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心血管病引起的死亡占中国人口总死亡的40%以上。Lodoco作为冠心病刚刚上市的新药,疗效究竟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 (CHD),是一种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冠脉)是向心脏提供血液的动脉,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出现胸痛、胸闷等不适,这种心脏病为冠心病。
图片来自Google,侵权删
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所致的心脏病典型症状为胸痛、胸闷、活动后加重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男性多于女性治疗包括生活方式改变、药物和手术治疗。根据不同的发病特点和治疗原则,冠心病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慢性冠脉疾病(CAD) ,也称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CIS),包括稳定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和隐匿性冠心病等;另一种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痛(UA)、非ST高型心肌死(NSTEMI)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也有学者将冠心病猝死囊括在内。
Agepha Pharma宣布,美国FDA已批准Lodoco上市,作为作为预防动脉粥样硬化(atheroprotective )的抗炎症心血管疾病疗法,降低成人患者心肌梗死(MI)、中风、冠状动脉血运重建(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以及心血管死亡的风险。
图片来自Google,侵权删
研究表明,Lodoco能抑制微管的组装,并具有多种抗炎机制,且该药物可以单独或与标准的护理脂质降低药物以及其他疗法结合安全使用,以有效降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
2020年11月5日,《N Engl J Med》发布了一项多国、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目的为评估Lodoco在冠心病患者中的疗效,主要疗效终点是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或缺血驱动的冠状动脉血运重建这一主要复合终点的累积发生率。
该试验共纳入了5522名慢性冠心病患者,将其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秋水仙碱组和安慰剂组,其中秋水仙碱组接受0.5mg的秋水仙碱,每日一次;安慰剂组仅接受安慰剂,且所有患者全部接受高剂量的他汀类药物。
试验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秋水仙碱在作为高剂量他汀类药物和其他心脏病预防药物的附加疗法时(每天一次,一次0.5毫克),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自发性心肌梗死、缺血性中风或缺血驱动的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总风险达31%。
图A: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或缺血驱动的冠状动脉血运重建这一主要复合终点的累积发生率
综上所述,每日剂量为0.5mg的秋水仙碱导致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显着降低于安慰剂,疗效十分可观!
目前针对冠心病的药物,除了已上市的Lodoco外,还有228种药物,目前处于非在研阶段的药物有112种,药物发现阶段的有4种药物,临床前阶段的有5种,临床阶段不明的有1种,处于早期临床1期阶段的有1种药物,临床1期阶段的有12种药物,临床1/2期阶段的有1种,临床2期的有16种,临床2/3期阶段的有2种,临床3期的目前有8种,申请上市的有2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与我们见面,此外还有79种已出现在大家面前的药物,今天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图片来自智慧芽,侵权删
维立西呱
2022年5月,拜耳公司研发的抗心力衰竭新药维立西呱(Verquvo),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射血分数<45%)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降低心力衰竭住院或需要静脉滴注利尿剂治疗的风险。
图片来自智慧芽,侵权删
维利西呱是一种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激动剂,它能够在一氧化氮不足时,以不依赖一氧化氮的方式,直接刺激鸟苷酸环化酶,增加细胞内环磷酸鸟苷(cGMP)的水平,改善心肌和血管功能,延缓左心室重塑、预防甚至逆转左心室肥厚,进而改善心肌和血管功能。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Ciccarone心血管疾病预防中心的临床研究主任Michael Blaha教授表示:“对于经hs-CRP测量认定具残余炎症风险的患者,这是首次拥有一个经证实通过靶向炎症通路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并经FDA批准的治疗选项。”
图片来自Google,侵权删
[1]Cardiovasc Res. 2021 Nov 22;117(13):2525-2536. doi: 10.1093/cvr/cvab303. doi:10.1016/j.annonc.2022.08.001.
[2]Early Breast Cancer Trialists' Collaborative GroupPolychemotherapy for early breast cancer: an overview of the randomised trials.Lancet. 1998; 352: 930-942
[3]Tardif JC, Kouz S, Waters DD, Bertrand OF, Diaz R, Maggioni AP, Pinto FJ, Ibrahim R, Gamra H, Kiwan GS, Berry C, López-Sendón J, Ostadal P, Koenig W, Angoulvant D, Grégoire JC, Lavoie MA, Dubé MP, Rhainds D, Provencher M, Blondeau L, Orfanos A, L'Allier PL, Guertin MC, Roubille F.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ow-Dose Colchicine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N Engl J Med. 2019 Dec 26;381(26):2497-2505. doi: 10.1056/NEJMoa1912388. Epub 2019 Nov 16. PMID: 31733140.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