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全球重要的健康问题。随着疾病的进展,慢性丙型肝炎可导致肝硬化、肝细胞癌和肝病并发症的发展。随着近年来直接抗病毒药物(DAA)的出现,新疗法为患者和医生提供了一种更容易、疗程更短、更安全和高效的丙肝治疗方式。
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愈率高,耐受性良好。丙肝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定义为在治疗结束后12周血清丙肝HCV RNA检测不到。在长期随访期间,SVR已被证明与根除HCV感染相关。SVR表明病毒感染已经治愈。此外,SVR能使纤维化好转、肝硬化逆转,使临床结局和生存率显著改善以及并发症特别是肝细胞癌(HCC)发生率降低。患有HCV慢性感染伴代偿性或失代偿性肝硬化的患者获得SVR后,在长期随访期间观察到临床显著的肝静脉压力梯度下降。
最近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对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生存率的有益作用得到了证实。用新开发的DAA治疗HCV感染常可改善疲劳和患者报告结局。DAA的选择,优先考虑高效(>95%)及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吉三代
吉三代(伊柯鲁沙,Epclusa)是一种日服一次的泛基因型丙肝药物,适用于治疗成年人慢性丙型肝炎全部6种基因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不易产生耐药,而且治愈率较高。它是索非布韦Sofosbuvir与维帕他韦Velpatasvir的复合制剂,其中,Sofosbuvir是一种核苷类似物聚合酶抑制剂,Velpatasvir是第二代HCV NS5A抑制剂,对基因1至6型的HCV病毒都具有抗病毒活性。
一线疗法出现耐药的患者
如果治疗失败,则必须首先确认患者依从性情况。确认病毒学失败的情况下可进行耐药测试。以前治疗失败并且病毒发展出DAA相关的耐药变异的患者应该使用新获批的DAA组合治疗。
治疗的同时应建议患者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地中海饮食和体力活动)。肝硬化患者需要监测(筛查HCC,每6个月进行超声检查)。要想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丙肝HCV消除目标,需要努力提高丙肝筛查的能力或覆盖范围,防止新感染和减少丙肝传播,使更多感染者获得治疗。必须在全球范围内改善丙肝相关检测的准确性、可承受性和可接受性。HCV清除的基础是扩大筛查的覆盖范围并发现有HCV感染但未被检测或意识到的患者。HCV流行率高的国家进行即时检测也可以增加治疗人数。降低DAA药物的成本也很重要。应获得有关治疗效果、耐受性和依从性的真实世界数据。通过强效三联或四联DAA疗法(如吉四代)将治疗时间从8-12周缩短至3-6周,可以大大提高依从性和成本,有助于实现全球HCV消除。
本内容为医伴旅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医伴旅:寻找优质医疗资源,伴您走上康复之旅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