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的肝病,它是由一种或者是多种的病因长期或是反复的作用而形成的弥漫性的肝损害。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的游离腹水,一般为50毫升左右,起着维持脏器间润滑作用,当腹腔内出现过多游离液体时,称为肝腹水。
在肝硬化患者中,约2/3的人可能会出现呕血或黑便,称之为上消化道出血,其中主要原因是肝硬化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约占所有消化道出血的60%~75%。
石家庄市第五医院郑主任为大家总结了,肝硬化患者出现吐血是怎么回事?
1、消化性溃疡出血:占15%~30%,临床主要表现为黑便和(或)血便,很少有失血性休克。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出血的首位,为60%~75%。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便血,出血量大,可伴有程度不同的失血性休克,病情凶险。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部位出血可同时合并其他部位出血,胃镜检查是唯一可靠的诊断方法。
3、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出血:占10%~20%,出血量少,临床与消化性溃疡出血很难鉴别。健康之路
4、其他:肝硬化患者合并反流性食管炎亦可引起出血,极少数患者可合并食管癌、胃癌等出血。
以上就是专家为大家总结的肝硬化患者吐血的原因,因为吐血是非常为危险的,所以肝硬化患者如果出现吐血的症状,一定要及时的治疗,专家解释若能够及时有效地制止,并能够通过合理饮食及治疗降低门脉压,缓解静脉曲张等危险因素,是可以延长寿命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否则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肝昏迷等严重症状,威胁患者的生命。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