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舒替尼(Bosutinib)是辉瑞公司的首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药物,从此成为对既往治疗耐药或不耐受的 Ph + CML 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适用范围的扩大有可能对 CML 患者的生活产生更大的影响。那么,博舒替尼(Bosutinib)用法及用量是怎么样的呢?
博舒替尼(Bosutinib)的推荐用法用量为:
(1)500mg,每天一次,与食物同服。
(2)如果患者到8周未达到完全血液学反应,或到12周达到了完全血液学反应而没有出现3级不良反应时,可考虑剂量调高至600mg。
(3)出现血液学和非血液学毒性反应,应考虑调整剂量。
博舒替尼(Bosutinib)于 2012 年 9 月在美国首次获得批准用于治疗慢性,加速或急变期 Ph + CML 的成人患者,适用人群对既往的治疗具有抵抗性或不耐受性。
博舒替尼(Bosutinib)是一种酪氨酸酶抑制剂,可抑制CML的Bcr-Abl激酶;此外还能抑制Src族激酶包括Src、Lyn和Hck,抑制鼠类(16/18)对伊马替尼抵抗髓性细胞群表达的Bcr-Abl。但博舒替尼(Bosutinib)不能抑制T315I和V299L变异细胞。动物试验显示,博舒替尼(Bosutinib)能减瘤,并抑制对表达Bcr-Abl基因并对伊马替尼抵抗的髓性肿瘤的生长。在临床上,博舒替尼(Bosutinib)主要用于治疗对既往治疗无效的慢性、加速期或急变期Ph+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
BFORE(博舒替尼(Bosutinib)一线治疗白血病髓系白血病的试验)研究显示,400 mg 博舒替尼(Bosutinib)治疗 12 个月时达到主要分子反应(MMR)的患者比例显著较高(47.2%),相比目前的护理标准 400 mg 伊马替尼治疗组为 36.9%。博舒替尼(Bosutinib) 治疗组患者的 12 个月完全细胞反应率(CCyR)为 77.2%,伊马替尼治疗组为 66.4%,而用 博舒替尼(Bosutinib) 治疗的患者 CCyR 时间缩短。
博舒替尼(Bosutinib)是一种酪氨酸激酶Src/Ab1双重抑制剂,它也是继伊马替尼、尼罗替尼、达沙替尼之后第四个获批的TKI抑制剂。博舒替尼(Bosutinib)是通过阻断促进产生异常粒细胞的酪氨酸激酶的信号传导发挥作用。
以上就是博舒替尼(Bosutinib)用法用量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