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细胞癌,简称肾癌,是最常见的肾实质恶性肿瘤,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50-70岁为高发年龄,男女发病率约为2:1。其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往往在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
肾癌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按病理类型可分为透明细胞癌(80%-90%)、乳头状肾细胞癌或称嗜色细胞癌(10%-15%)、嫌色细胞癌(4%-5%)、集合管癌和未分类肾细胞癌。
1、普通型(透明细胞)肾癌为最常见的类型,占肾细胞癌的70%~80%。显微镜下肿瘤细胞体积较大,圆形或多边形,胞质丰富,透明或颗粒状,间质富有毛细血管和血窦。本型病例大部分为散发性,少数为家族性并伴有VHL综合征。本型肾癌的发生与VHL基因改变有关。
2、乳头状癌占肾细胞癌的10%~15%。包括嗜碱性细胞和嗜酸性细胞两个类型。肿瘤细胞立方或矮柱状,呈乳头状排列。乳头中轴间质内常见砂粒体和泡沫细胞,并可发生水肿。
3、嫌色细胞癌在肾细胞癌中约占5%。显微镜下细胞大小不一,胞质淡染或略嗜酸性,近细胞膜处胞质相对浓聚,核周常有空晕。此型肿瘤可能起源于集合小管上皮细胞,预后较好。细胞遗传学检查常显示多个染色体缺失和严重的亚二倍体。发生缺失的染色体包括1、2、6、10、13、17或21号染色体。
肾细胞癌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免疫治疗、放化疗、靶向治疗等。一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例如帕唑帕尼或舒尼替尼)治疗后疾病进展,患者可以用卡博替尼(cabozantinib、Cabometyx、Cabozanib)或乐伐替尼(Lenvatinib、Lenvanix、仑伐替尼、Lenvima)和依维莫司治疗。这些是FDA批准的一线TKI的3种二线治疗方法。
碧康制药生产的Lenvanix是乐伐替尼在全球的首仿药,了解更多关于乐伐替尼(Lenvanix)的信息,请咨询医伴旅。
本内容为医伴旅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医伴旅:寻找优质医疗资源,伴您走上康复之旅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