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又称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的细菌,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一种与肠胃疾病发病有关的细菌感染,感染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幽门螺旋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第一类生物致癌因子,是导致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也是胃癌的高危因素之一。
据统计,我国是幽门螺旋杆菌高感染国家,成人感染率约为50%。那么为什么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发病率这么高?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会出现哪些症状,幽门螺旋杆菌该如何预防?
幽门螺旋杆菌为什么有这么高的发病率?
目前已经认定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极具感染性的疾病。幽门螺旋杆菌能够在人群之间互相传播,传染途径主要是经过口口传播或粪口传播,例如接触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使用过的餐具、从感染者口中出来的食物或唾液都具有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可能性。因此,幽门螺旋杆菌也经常被称作“一人得病,全家中招”的疾病。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有哪些症状?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的早期患者几乎没有明显的症状,也可能不会发病,部分感染者可能会出现上腹痛、腹胀、恶心等症状。
感染后如不及时治疗,很可能会发展成为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或MALT淋巴瘤。
如何预防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多存在于人体的消化道之中,因此想要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或传染,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纠正不良饮食,保持生活规律和愉悦的心情。已感染者应积极接受治疗,定期体检或复查,避免传染。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
1.减少共餐制:注意分餐,必要时共餐应使用公筷、公勺;在外就餐可自备餐具;家用餐具也要做到经常消毒。
2.不吃生食:生肉中自然也少不了幽门螺旋杆菌的存在,食用肉制品时应经过高温煮熟后食用。
3.少吃刺激性的食物: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少吃辛辣、腌制类食物、戒烟戒酒,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4.注意卫生
幽门螺旋杆菌可通过粪口传播,因此应养成便后洗手、饭前洗手等好习惯,防止幽门螺杆菌通过粪口传播。
总而言之,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不仅会给胃部带来伤害,长久以来还会有癌变的风险。因此,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的预防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