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某医院开设了“黑眼圈门诊”。据医生介绍,黑眼圈可分为色素沉着型、血管显露型、结构型等,日常使用眼霜只能改善色素沉着型黑眼圈。研究表明,黑眼圈形成和入睡时间有关。要想预防黑眼圈,应该养成早睡的习惯,注意防晒,不要滥用药物。
来源:pixabay
黑眼圈的分类
眶周的皮肤特别薄,平均厚度为0.5毫米,而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厚度是2毫米。正是因为“薄”,所以颜色在眶周位置的皮肤上特别明显。
色素沉着型:由于日晒等原因造成色素在眶周皮肤堆积、沉着,从而形成的黑眼圈。建议做好防晒工作、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少化浓妆,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
血管显露型:主要是由于睡眠不足、用眼过度等原因造成眼周血液循环不佳,加之眶周皮肤“薄”的特点,所以会出现蓝紫色的黑眼圈。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变薄、弹性变差,也会加重黑眼圈。
结构型:由于年龄等因素的影响,眼眶周围皮肤和肌肉松弛下垂,形成泪沟、眼袋,在局部形成阴影,也会表现出“黑眼圈”。建议保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这些病也会带来黑眼圈
肾病:各种肾病例如肾炎、肾结石等会引起黑眼圈;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也可引起肾功能衰竭从而导致黑眼圈。
心脏病:如果出现黑眼圈,并且常常呼吸困难、心前区刺痛,应立即就医并进行全面检查,观察是否由于过度疲劳引起心肌肥大。
肝脏疾病:据统计,约百分之二十的肝病患者面部和眶周会出现色素沉着。尤其是长期肝功能不正常、肝大者,会长期存在黑眼圏。
月经异常:中医认为,月经不调、痛经是气血运行异常所致,黑眼圈是气血运行异常在面部的表现。应该多喝热水并注意保暖。如果长时间月经不调,建议尽快就医,明确诊断。
远离黑眼圈的方法
避免熬夜:入睡时间晚是导致黑眼圈的头号原因,想告别黑眼圈,第一步就是“戒掉”熬夜。晚上尽量在十一点之前入睡,保证每晚七到八个小时的睡眠。
冷热毛巾交替敷眼:对于因熬夜和过度使用眼睛引起的血管显露型黑眼圈,睡前可以交替使用冷毛巾和热毛巾敷眼。首先用40度左右的温毛巾敷在眼睛上30秒,然后换一条冷毛巾敷在眼睛上30秒,可以重复多次。
防晒:阳光中的紫外线会损害眶周的毛细血管,使皮肤变黑,并导致眶下黑眼圈。因此,在阳光明媚的日子外出时,可以戴上防紫外线的太阳镜。
让眼睛得到休息:研究表明,儿童的视疲劳极限是35分钟,中学生为40分钟,成人为45分钟。看手机、电脑一段时间后,一定要多眨几次眼睛,给眼球“刷”一层新的泪膜;最好站起来活动一下,眺望远处,不仅能让眼睛休息,还能活动活动身体。
参考资料
https://weibo.com/2803301701/L2wk6tWVE?refer_flag=1001030103_
https://weibo.com/1314608344/L2xaglULU?refer_flag=1001030103_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