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是中国死亡率最高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大约有10万人被诊断为淋巴瘤,而CD30阳性淋巴瘤为单发性或局限性皮肤损害,损害通常为坚实性、红色到紫色肿瘤,直径可达10cm,约半数有溃疡形成。TT11X疗法由特沙生物医疗科技公司开发,是一种靶向CD30蛋白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该疗法结合了EB病毒特异性T细胞(EBVST)和靶向CD30的CAR技术,从而避免了移植物排斥。
根据美国基因和细胞治疗学会第24届年会上提出的一项1期试验(NCT04288726)的结果,复发性或难治性CD30阳性淋巴瘤患者在接受同种异体TT11X疗法后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活性和安全性。
“这项试验提供的关于TT11X细胞疗法的早期数据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特沙公司总裁Jeffrey H.Buchalter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相信这一同种异体CAR-T细胞疗法有巨大的潜力,后续我们会进一步研究该疗法,为大量恶性血液病和实体瘤患者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
试验的主要终点是剂量限制性毒性的发生率,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缓解持续时间、疾病控制率和疾病稳定持续时间、以及无进展生存期。
试验设3个剂量递增小组,剂量由低到高分别为4×107 CD30.CAR EBVST、1×108 CD30.CAR EBVST、4×108 CD30.CAR EBVST,根据目前的数据来看,最低剂量和中等剂量小组显示出良好安全性特征和临床活性。在安全性方面,无严重不良事件或剂量限制性毒性,且未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或神经毒性不良事件。疗效方面,在5例可进行疗效评估的患者中,3例达到了疾病控制,1例达到了部分缓解。
18例年龄为12-75岁的患者入组了该试验。纳入标准为:患有霍奇金淋巴瘤、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ALK阴性间变性T细胞淋巴瘤或其他外周T细胞淋巴瘤、以及ALK阳性间变性T细胞淋巴瘤的患者;患者CD30阳性特征必须使用CLIA认证的病理学检测进行确认;患者已从既往治疗引发的急性非血液学毒性不良事件中恢复,且胆红素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不能过高,需在正常值上限确定的特定标准范围内。
该试验将继续招募患者入组这3个不同的剂量小组并开展对应的分析,预计将在2021年底提供试验的完整结果。
“试验的早期数据令人鼓舞。该疗法耐受良好,没有观察到移植物抗宿主病或任何严重不良事件,临床疗效良好”,贝勒医学院丹·L·邓肯综合癌症中心的Carlos Ramos博士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虽然这些只是初步结果,但前5例患者的数据表明,该TT11X疗法有潜力克服同种异体细胞治疗中常见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难题。我们会尽快完成新的试验入组,并进一步完善我们对这一潜在肿瘤新疗法的理解。”
参考资料:https://www.cancernetwork.com/view/allogeneic-car-t-cell-product-shows-early-promise-for-patients-with-cd30-lymphomas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