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药品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如遇新包装上市可能存在上新滞后,请以实物为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阿布昔替尼的研发公司为美国辉瑞制药。2021年9月和12月分别在日本、欧盟获批上市,用于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2022年1月14日,阿布昔替尼在美国获批上市,曾获FDA突破性疗法和优先审评资格。
2022年4月11日,阿布昔替尼在中国获得药监局批准上市,如今已纳入医保报销目录。
阿布昔替尼(Abrocitinib)是一种口服Janus激酶(JAK)抑制剂,通过选择性抑制JAK1活性,阻断炎症信号通路,从而减轻特应性皮炎等免疫介导疾病的症状。
通用名:阿布昔替尼(Abrocitinib)
商品名:CIBINQO
选择性抑制Janus激酶1(JAK1),对JAK2、JAK3和TYK2的抑制活性较低。
适应症
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成人和青少年中重度特应性皮炎,且对现有系统性治疗(包括生物制剂)反应不足或无法耐受的患者。
限制
不推荐与其他JAK抑制剂、生物免疫调节剂或免疫抑制剂联用。
规格
50mg*14片/盒;100mg*30片/盒;200mg*28片/盒等;
性状
50mg:粉色椭圆形薄膜衣片,一侧刻有“PFE”,另一侧刻有“ABR50”。
100mg:粉色圆形薄膜衣片,一侧刻有“PFE”,另一侧刻有“ABR100”。
200mg:粉色椭圆形薄膜衣片,一侧刻有“PFE”,另一侧刻有“ABR200”。
活性成分:阿布昔替尼游离碱。
辅料:无水磷酸氢钙、羟丙甲纤维素、聚乙二醇、微晶纤维素等。
初始剂量:100mg每日一次口服。
若疗效不足:可增至200mg每日一次。
轻度(eGFR60-89mL/min):无需调整。
中度(eGFR30-59mL/min):50mg每日一次,若疗效不足可增至100mg。
重度(eGFR<30mL/min)或终末期肾病:禁用。
CYP2C19慢代谢者:50mg每日一次,若疗效不足可增至100mg。
整片吞服,可与食物同服或空腹服用。
感染(如鼻咽炎、单纯疱疹、尿路感染)、恶心、头痛、头晕、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痤疮、呕吐、高血压等。
严重感染(包括结核、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心血管事件(如心梗、卒中)、血栓(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实验室异常(血小板减少、淋巴细胞减少、血脂升高)。
感染风险:治疗前筛查结核及乙肝/丙肝,避免用于活动性感染者。
恶性肿瘤:定期皮肤检查,限制紫外线暴露。
心血管监测:50岁以上且有心血管风险者需谨慎。
血栓预防:高风险患者避免使用。
实验室监测:基线及治疗期间定期检测血常规、血脂。
疫苗接种:避免使用活疫苗。
孕妇:妊娠期安全性数据有限,需权衡利弊。
哺乳期:禁用,停药后至少1天再恢复哺乳。
儿童:12岁以下安全性及有效性尚未确立。
老年人:需密切监测感染及血液学指标。
治疗前3个月内禁用抗血小板药物(低剂量阿司匹林≤81 mg/日除外)。
对成分过敏者禁用。
CYP2C19强抑制剂(如氟伏沙明)
需减量至50mg每日一次。
CYP2C19/CYP2C9强诱导剂(如利福平)
避免联用。
P-gp底物(如地高辛)
需监测或调整剂量。
尚无特异性解毒剂,如发生过量应立即就医。
吸收:口服生物利用度约60%,1小时达峰浓度。
代谢:主要通过CYP2C19和CYP2C9代谢,生成两种活性代谢物(M1、M2)。
排泄:半衰期3-5小时,经尿液排泄。
保存于20°C-25°C(允许15°C-30°C短期存放)。
保持原包装,避光防潮。
美国辉瑞(Pfizer)
参考资料: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3年12月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13871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